但召回计划启动后,消费者发现客服热线欠费停机、电商店铺对维权用户实施禁言拉黑,甚至符合召回条件的设备也难以退换。
更令人担忧的是,7月1日西安医学院图书馆发生非召回型号充电宝自燃事件,涉事学生的书包被烧焦,校方紧急发布安全警示。
当舆论持续发酵时,多名员工向媒体爆料称公司自7月1日起全面停工停产,工资仅发放至6月。
尽管罗马仕官微在7月4日凌晨紧急辟谣"没有倒闭",但网友发现其声明评论区充斥着"客服已读不回"的投诉,官微解释称因咨询量暴增导致响应延迟。
这场危机暴露出罗马仕供应链管理的系统性缺陷。召回公告显示,问题根源在于"电芯原材料来料原因",这已是该公司第二次大规模召回——早在2019年就因类似问题召回3792台OM10型号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涉事PAC20-272等型号生产周期跨越14个月,但企业直到2025年6月才启动召回,期间北京至少21所高校已提前禁用该品牌充电宝。
消费者维权记录显示,有用户目睹室友的罗马仕充电宝在电梯内爆炸引发火情,但多次联系召回热线均未获回应。
更为讽刺的是,当西安自燃事件当事人确认涉事设备不在召回名单后,罗马仕客服电话仍持续占线。这种危机应对的滞后性,与公司7月2日紧急变更法定代表人的动作形成鲜明对比——创始人雷社杏卸任全部职务,由雷杏容接棒,距上次高管变动仅隔三个月。
有行业观察人士指出,罗马仕的困境折射出移动电源行业长期存在的标准执行漏洞。虽然国家标准GB/T35590-2017对移动电源性能早有明确规定,但真正实施起来难度颇大。
此次涉事的49万台问题产品若按均价100元计算,召回成本将超4900万元,这对年营收约15亿元的罗马仕构成巨大压力。目前公司声称"全部精力聚焦产业链自检",但停工停产传闻与工商变更的叠加效应,已引发供应链合作伙伴的恐慌性撤单。
而在电商平台,罗马仕多款产品显示"缺货",其天猫旗舰店近30天退款率飙升187%。值得玩味的是,官微强调召回计划"长期有效",却未说明具体实施方案和时间表,这种模糊承诺难以消除公众疑虑
市场监管部门日前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紧急提示广大消费者,CCC认证标志不能在市场上流通,网上售卖的含有CCC字样的标志均不合法,请消费者不要购买使用。2024年8月1日起,如果商家销售了没有CCC认证的充电宝,就违反了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
随着暑期出行旺季来临,充电宝安全问题将持续放大,这场由产品质量引发的信任危机,或许正是整个移动电源行业重新审视供应链风险的适时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