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进化还是回归?从「Ta在」看中国社交媒体的用户迁徙

2018-12-11 15:18:32来源:威易网作者:

    人人网社交及直播业务以 6000 万美元的价格被收购,90 后又开始感叹「一个时代的终结」。无数人开始回忆在这个实名制平台上,用户居然敢于毫无顾虑地创作、评论、争吵,就某个话题形成一种高校之间的「串联」。

      人人网社交及直播业务以 6000 万美元的价格被收购,90 后又开始感叹「一个时代的终结」。无数人开始回忆在这个实名制平台上,用户居然敢于毫无顾虑地创作、评论、争吵,就某个话题形成一种高校之间的「串联」。在朋友圈出现越来越多「近三天可见」的今天,人人散发出的那种自由表达的态度,让人越发觉得不可思议。

不可思议的地方在于,社交和社区本质上是矛盾的。社交关系越复杂,传播的信息就越多限制,大家就不敢发言,不敢评论,不敢点赞,最后充斥的内容只能是折中的内容。人人的优点,在于它一定程度上调和了社交与社区之间的矛盾,使其兼具私密性和传播性。

到了今天,几乎所有的社交产品都在两极分化:一边是极度注重私密、连接的社交网络类产品(微信),一边是极度注重内容多样化的社交媒体类产品(微博)。所有人都想做一个细分的微博,用内容沉淀关系链,完成「微信化」。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部分社交产品调性过于鲜明,通过「美女」、「游戏」、「段子」等标签抢占不同人群,以至于到了中后期几乎没有兼容其他内容的可能。在争夺流量的零和游戏过后,关系链全部导向通用性平台。

如果说美国社交产品的壁垒是功能、体验,那么中国同行的壁垒可能就是内容, 出现了一种「选择什么平台,就是选择成为什么人」的奇景。

经过多年的运营和流量倾斜,各个平台都逐渐以年龄、地域、乃至是文化程度对社交版图进行割据和封闭。以地域划分,YY、快手、(贴吧)都是典型针对三四线城市用户的产品。以年龄划分,QQ、Qzone 的用户则呈现了明显的低龄化。以关注的话题划分,微博的主要流量驱动就是大大小小的娱乐事件,秒拍则是明星、美女或者草根 。

从这个标准来看,只有生长在三四线城市的青少年,才有可能完整地尝试过市面上大部分的社交产品。如果不满足这两个条件,等待他的几乎只剩下微信和微博。

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智能社交媒体「Ta 在」的创始团队有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传统的算法为了建立人与机器的联系设立了兴趣标签,标签就反映了某种价值观。它过于依赖机器,以致于出来的结果过有些是不合常理、扭曲或者是失真的。

这和社交产品的强运营与基于协同过滤的算法有很大关系。如果我们希望回归到人人网当初「社交+社区」的连接和传播体验,就需要重新反思算法与运营力量对于平台的作用。

美国的社交产品采用了弱化运营痕迹的做法。在美国,每个人都拥有若干个社交平台账号。这些平台在早期都追求切入一个细分市场。用户通过 Facebook 和朋友连接,用 twitter、Instagram 了解名人动向,通过 Tumblr 认识拥有共同爱好的陌生人,用 Pinterest 以清单的方式展现喜欢的东西,比如旅游景点、服装配饰。

每一个管道作为信息来源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信息源上有重复,那么肯定会在用户体验、呈现形式上做文章。比如,用户可以在 Facebook 上关注 Pinterest 上的一位网红设计师,但最终两者的互动还是要回到 Pinterest,因为 Facebook 无法呈现清单式的排版。

然而,除了个别平台在发展初期选择较为年轻化的社区运营策略,大部分平台都会在用户逐渐增多的情况下,让自己看起来更加通用和多样化,减少运营「带节奏」的痕迹。因为在讨好一部分用户的同时,会让一部分人离你而去。

而在商业化上,一个「什么都能聊」的中立社区,也比一个只追求「美美美」的社区表现更好。这是 Facebook 作为广告平台最为成功的地方。广告主永远不需要担心自己的设计过 low,图片太丑,“不符合社区调性”。一流的广告平台,永远可以把这些低级的创意传递给对应的消费者,在创造出一个个平行世界的同时,不让资源浪费。

Snapchat、Pinterest、都做不到这一点。尤其是 Snapchat,多年的运营和品牌塑造已经让「好玩」成为了平台唯一的价值观。这将会限制它所能服务的企业种类。不是每家公司都能像快消、奢侈品行业那样拿出精雕细琢的广告图。Snapchat 需要付出大量人力,和广告主一个个商讨、修改方案。广告自动化投放直到几个月才正式上线。

而除了运营策略以外,社交媒体所采用的算法也同样值得改进。基于协同过滤的静态的标签体系,最大的问题在于将人拆解的过碎,并试图通过碎片来拼凑出一个完整的人,结果就是四不像。

「Ta 在」所采用的算法是动态化地把相同价值观的人放在一起,最大限度的结合了人的智慧、直觉、知识判断。系统不再将人视作一个个毫无生气的标签,而是充分考虑人的学习、探索能力。这使得标签并非预设,而是演化中自然生成的,做到了尽可能真实还原人的价值观。通过算法自身的演化能力,让信息可以被合适的受众看到。

而在社交连接上,创始团队提出了一个观点:有限社交对社交本身也是有利的。「Ta 在」回避深度社交捆绑,而是打造一个单纯的社会化网络,让用户同时完成社交和知识传播。因此,「Ta 在」只为产品保留了有限的社交功能。只有当系统判定两人可能成为好友时,两人才有可能开启一个3小时的对话。

凭借有限社交和演化算法,「Ta在」 更希望帮助用户回归到一个自由表达的社交时代。「欲言又止」和「仅三天可见」的情况,在这样的社交平台上将会变得越来越少。

让每个人都敢说,或许才是社交网络的最大意义。


关键词:「Ta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