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西安旅游》主编杨滨谈旅游类新媒体

2016-06-28 11:16:38来源:威易网作者:陕西新媒体

旅游是非常具有活力的事情,没有倾注太多感情的人是做不出来的

旅游是非常具有活力的事情,但出乎意料的是,《西安旅游》杂志的办公室却颇为典雅,中式仿古风格的家具,加上中国风的字画,和主编杨滨一样,大气且沉稳。和杨滨的接触中越发感觉到兴趣对于做好一件事的重要性,就拿《西安旅游》这本杂志来说,无论从排版还是装帧都是一个大写的美,没有倾注太多感情的人是做不出来的。

\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这本旅游杂志的主编对旅游类新媒体有哪些观点和看法,接下来请看“陕西新媒体”记者对杨滨先生的独家专访。

您眼中的旅游是一个什么样的行业?

旅游不是一个特别市场化的行业,它的整个行业的市场水平和金融、地产、快销等其他行业还是有一定距离的。这里面主要是政府、旅游局、景区在其中扮演一些很重要的角色,在全国范围内,很少有一些民营企业在往外推广,江浙一带,可能会有一些,但整体来说还是很少。

而同时,旅游是一个能够带动多行业发展的行业,但完全靠旅游景区门票来获得高回报却很难。现在的旅游大部分都是资源型的,例如西安守着十三条古都、兵马俑、华清池等等,一些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所以才有一些优势,但真正从曲江、大唐芙蓉园这里看,可能这两年才略有持平,之前都是亏损状态。

因为旅游牵扯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多,比如交通以及其他的配套设施,投入非常大,产出却往往不会非常好,但可能关联性的产业会获得一些收益,比如曲江通过做旅游就带动了周边房产的地价。

这样一个行业,它的新媒体端打造应有哪些特色?

现在自己唯一做的一个新媒体就是《西安自驾游》,但做得还不是很好,当然这也包含很多因素,主要是旅游行业本身是一个垂直型很小的领域,频次低,因为本身做一个大号也是很难的,从全国来说,包括省内,做旅游相关的大号很少,做情感八卦娱乐这一类的可能大家都接受,包括美食等这种垂直领域这块,很难做出一些大号,因为人们对于这些并不是特别的刚需,特别高频。新媒体这块,要是一些自媒体创业,从个人切入的话,还是更容易做起来,主要是一些原创、用户的情绪把握的好等。

既然这样,是否意味着不是所有垂直领域的企业和单位都适合打造新媒体公号?

是的,定位重要,有些适合做,有些并不适合。因为旅游这一领域,本身做大就很难,但一旦做大了,拥有了很多的粉丝,但怎样变现还是一个难点。一个大号好不容易做起来了,如果继续好好运营,倒是很有想象空间,但如果一味地扩大粉丝,不想办法创新推出精品为用户提供服务,那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所以,企业一定要对自己做一个明确的定位,新媒体之路是否适合自己,自己做新媒体的实质是什么?

做旅游类新媒体内容运营,数据是否是就不能成为唯一衡量指标了?

是的,旅游新媒体的发展方向是服务而非营销,部分景区领导应当从长远来看,走出这一误区。对于企业来说,他们需要利用新媒体做一些宣传以及与粉丝互动保持一个长期的用户粘度,这没问题,但对于低频次的旅游景区来说,如果只知道追求数据,利用新媒体来营销的话,除了能拿到一个值得炫耀的好成绩,其他就没什么意义了。

如果旅游类公众号的目的不是刷数据,那它应该做些什么?

举个例子,陕西一年四季都不怎么变化的兵马俑景点,知名度也高得不用过多宣传了,大多数人一般也不会因为你的宣传而一年去个七八次,况且,随着用户信息来源获取的多元化,在这样的条件下,你的信息还有什么吸引力呢?唯一的竞争力只有提供优质化的服务!

现在有很多企业或旅游局的考核方式都只是单一的追求粉丝数和阅读量,对于新媒体的认知比较片面,没有一个系统化的认知,一个好的企业新媒体的考核标准并不在于粉丝量的多少,光培养粉丝量,没有粉丝转化,你要那么多的粉丝又有什么用呢?

既然如此,那么旅游类新媒体具体应该怎样提供服务呢?

一方面靠价值上的东西吸引受众,一定要把攻略做足,作细;另一方面就是要考虑好情绪点。攻略的话,就需要编辑做一些很细的工作,找出受众最需要的东西,因为很多编辑写的攻略都是从百度上找来的,但很多情况下,百度上的消息都有,可能是过时的,这就需要自己下功夫了,有时也会自己踩点。情绪点的话,有就像之前说的那些爆款,些内容其实没多大价值,但它情绪点很好,就会形成一个广泛的传播。

如何将这些服务的效果实现最大化?

要坚持多平台发展,现在的平台太多了,每个平台都有它自己的优势和旺盛期,时代变化很快,谁也不知道下个平台是什么,但新媒体是每个媒体然都绕不过的坎,微信将来一定不会一家独大,但目前它作为一个基础的社交传播平台,还是会存在一段时间的,新媒体从业者还是要多多关注平台的多样性,形式的多样性,受众的消息来源也会更加多元化等等,互联网思维很重要,总之跟着时代趋势走是不会有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