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道师:警惕日韩外包给大连带来的危害

2013-08-07 09:52:21来源:西部e网作者:丁道师

去过大连的人都知道,到处能看到“软件外包服务”的广告,就像北京的“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一样贴满了每个角落,整个城市处在了一种科技发展带来的欣欣向荣的亢奋中,)因为大量日韩外包单子的涌入,大连貌似要迎来了一场跨越发展的变革。

“记忆往往都是埋伏在城市风景中的,曾经的风景便如一匹长长的布,依次展开在灯光幽暗的夜晚,很多熟悉的面孔来回走动,晃动一些晶亮的往事,仿佛海面露出的黑鱼脊背,上面还隐约有模糊的标记。于是潮声四起,恍惚中房间里有了海的气息。”

大家猜猜这段话是对国内哪个城市的描述?如果我不公布答案,或许您已经忘记了以上这段优美的文字是对海滨城市---大连的描述。但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今天的大连早已经烙上了“软件外包城市”的标签,曾经的浪漫之都一去不复返。

去过大连的人都知道,到处能看到“软件外包服务”的广告,就像北京的“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一样贴满了每个角落,整个城市处在了一种科技发展带来的欣欣向荣的亢奋中,)因为大量日韩外包单子的涌入,大连貌似要迎来了一场跨越发展的变革。

某某软件园和某某高新区这样圈地产物遍布大连各地,而且因为印度班加罗尔的成功,这个案例就当成了大连发展软件外包行业的底气。

“班加罗尔接老美的单子迅速崛起,我大连离发达的日韩这么近,为什么我们不能效仿呢?”这真是一个好主意,于是乎大连每天飞往日本的航班超过50架,甚至超过了北京。高歌猛进在继续,大连2012年软件外包服务产值达到1000亿人民币,相关企业1000家,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仅仅几年的世界,大连从一个环节优美的城市,转型为“科技发达”的城市。

写完大连的漂亮成绩单,笔者这里插播一条新闻。

2013年5月,以私募股权巨头黑石集团为首的一个财团已经向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技术外包企业文思海辉技术有限公司提出价值超过6.6亿美元的私有化收购报价。距离此前文思和海辉合并尚不足一年时间,爆出私有化的消息引发媒体热议。

据了解。合并后的文思海辉在2012年全年净营业收入为3.59亿美元,但其正式员工总数为23270人,单个员工的贡献率远低于联想、腾讯、百度等一线IT互联网企业。

当时看到这个新闻,我一晚上没有睡着。文思海辉的死活本和我没有任何关系,我也没有参股在其中,但仍然为中国最大软件外包企业估值如此之低感到痛心。文思海辉员工数量是最近被百度收购的91的几十倍,估值却不到其一半,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第二天,就这个新闻我接受了《上海商报》的采访,谈了我的一些观点:作为中国最大的软件服务外包企业6.6亿美元的价格过低,这个价格背后凸显了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大而不强”的事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行业整体处在缺乏创新、粗放式、模型化开发的地步。文思海辉在2012年全年净营业收入为3.59亿美元,但其正式员工总数为23270人,单个员工的贡献率远低于联想、腾讯、百度等一线IT互联网企业,而黑石公司单个员工的贡献率要比文思海辉的员工贡献率高上100多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从业人员“数量多、素质差、收入低”导致形成了“要价低、产品次”的恶性循环,未来中国软件外包行业亟需和印度等同级别国家学习,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勇于面对低质开发要求说“不”,使得行业步入健康循环的快车道。

说完文思海辉,让我们的思路再回到大连。

大连在高速发展中,也牺牲了城市特有的属性,2006年大连方面贴上了“浪漫之都”的标签,发展旅游业,似乎告诉外界大连同时依然是一个旅游城市,但在城市的狂热发展中大家只记住了软件之都大连。虽然大连软件外包每年的产值都持续上涨,但难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随时都有被成都、被西安甚至东南亚等成本更低的区域取代的可能。日韩外包给大连的发展带来了助力,但现在的大连是时候警惕其带来的危害,这个危害在未来若干年后会集中体现,大连所蒙受的难将远大于利。

一直以来大连沉溺在软件外包带来的福利中,却忘记了“为什么日韩外包会找到我们?”是因为我们的研发能力吗?我们都知道不是,但我们依然要享受暂时的福利,不是吗?谁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同样一直以来,中国各大软件外包城市都有一个自欺欺人的说法“我们现在做低端外包,以后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发展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最终我们将会反超”。对于抱这种想法的人,我再次让你们思考下这个问题“为什么日韩外包会找到我们”,如果想明白了,就知道所谓的超越是一场空谈。

长期如此下去,缺乏创新的大连就像“东施效颦”一样,既做不了班加罗尔,也做不了大连。文章最后给大家看一个小故事:

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把齐国治理得井井有条。齐国强大了,各地诸侯基本都承认了齐国的霸主地位,只剩下楚国不听号令。齐王准备发兵征服楚国。当时,齐国有好几位大将纷纷向齐桓公请战,要求挂帅攻打楚国,但却遭到了宰相管仲的反对。管仲认为眼下齐军疲惫,不宜久兴兵事,他日夜命人抢铸铜钱。

一天,管仲派百余名商人到楚国去购鹿。当时,鹿是较为普通的动物,楚国盛产鹿,人们把鹿作为肉用动物,两枚铜币就可买到一头鹿。另一方面,管仲派商人在楚国到处扬言:“齐桓公好鹿,不惜重金购买。”齐国商人开始贩卖鹿。开始3枚铜币一头,后加价到5枚铜币一头。于是楚人竞相到山中猎鹿,鹿资源日益短缺,商人又从中哄抬鹿价。一个月后,鹿价涨到了40枚铜币一头,这40枚铜币在当时可以买到5000斤粮食。高昂的利润使楚国上下变得疯狂起来,农民不再种田,改行做了猎人;士兵不再练兵,背起弓箭偷偷上了山。

一年之后,楚国国内铜币堆积如山,但田地荒芜,粮源断绝。

管仲又向各诸侯国发号施令,禁止与楚国交易。这下不得了,楚国人拿着大把的铜币却买不到粮食,全国闹起了饥荒,人们四处逃难,楚军人黄马瘦,完全丧失了作战能力。管仲见时机已到,即集合八路诸侯人马,开往楚国边境。楚成王内外交困,忙派大臣向齐国求和,割据一方,保证从此听从齐国的号令。

管仲其实早就洞察了买鹿这件事会引起的连锁反应,他广为散布“齐桓公好鹿”的流言,不惜抛出铜币哄抬鹿价,使楚国人再也无心从事农业生产,从客观上切断了楚军的粮源供给,然后果断地集合八路诸侯进兵楚国,逼迫楚王臣服。

管仲不动一刀一枪,不死一兵一卒,兵不血刃地治服了本来强大的楚国。

注:鹿之谋仅仅是一个故事,切勿把故事和现实对号入座。(本文作者系速途网副总编丁道师)

关键词:软件外包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