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 or 入口?盘点手机浏览器背后的产品运营逻辑

2013-04-15 21:59:25来源:极客公园作者:诸神之黄昏

2012 年 12 月 17 日,万维网联盟(W3C)宣布凝结了大量网络工作者心血的 HTML5 规范已经正式定稿。根据W3C的发言稿称:“HTML5 是开放的 Web 网络平台的奠基石。”此前,在苹果 APP Store 模式兴起后,吸引了大批用

2012 年 12 月 17 日,万维网联盟(W3C)宣布凝结了大量网络工作者心血的 HTML5 规范已经正式定稿。根据W3C的发言稿称:“HTML5 是开放的 Web 网络平台的奠基石。”此前,在苹果 APP Store 模式兴起后,吸引了大批用户和开发者。美国《连线》杂志甚至曾撰文称:“Web 已死,APP 永生“。HTML5 技术的发展无疑是给给手机浏览器开发者们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纷纷投入技术力量进行相关研发。

平台 or 入口?盘点手机浏览器背后的产品运营逻辑

就在前不久,国内老牌手机浏览器厂商 UC 分别发布了 iPhone v9.0 正式版和 Android v9.0 beta 版,同时更换了全新的产品 Logo;而从国际市场转战国内市场的海豚浏览器也发布了名为"海豚炫风"的 v10.0 版;再加上由国内互联网巨头腾讯和百度分别开发的自家的手机浏览器,移动领域一片逐鹿中原的景象。实际上从它们的产品形态来看,并不能发现有多大的差别,甚至出现了高度的同质化现象。

然而分别内置在 iOS 和 Android 系统内部的 Safari 和 Chrome 却并没有那么激进。虽然它们在技术上都能够完美支持 HTML5,但在应用中却并未植入 Web App,依然在默默履行着浏览器的本职工作。而具有北欧血统的欧朋浏览器则在国内同质化的竞争中表现得颇具个性色彩,通过与国内开发者的合作以及深度定制,在界面和操作上都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平台 or 入口?盘点手机浏览器背后的产品运营逻辑

从目前国内手机浏览器的市场情况来看,大致可以分成三大阵营:独立派、巨头派和原生派。我们可以盘点一下这三者之间的不同点和利益诉求到底在哪里,看看能不能从中总结出手机浏览器领域未来的发展路向。

一、独立派——没有巨头背景,甚至被巨头觊觎和敌视,只能依靠自身努力一步步在手机浏览器市场中杀开血路、求得发展

1. UC 浏览器

UC 最大的辉煌不是现在,而在过去。塞班时代尚不知 APP 为何物的用户无一不为 UC 的忠实粉丝。然而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以及无线通信技术的升级,UC 曾经主打的省流量功能逐渐失去色彩,大批用户开始转战具备更佳交互体验的 Native App 。再加上腾讯、百度、360等互联网巨头纷纷涉足移动领域,UC 受到用户分流和巨头进逼的双重挑战。今年 2 月百度 12 亿美元收购 UC 的消息一度传得沸沸扬扬,而 UC 则始终表示会坚持自己独立造血的态度。UC 目前主要的盈利仍是来自于 to B 的入口费用,以及自营的游戏平台九游。

2. 海豚浏览器

如果说我在印象中将手机浏览器与 HTML5 关联到一起,应该还算是海豚浏览器的功劳。这家具有“海归”背景的独立开发者先期主打的市场在海外,后来才转战国内。从双核再到 HTML5,海豚浏览器一直贯彻着前卫的技术概念。然而,面对 UC 从塞班时代就开始的用户积累以及互联网巨头强大的渠道推广能力,海豚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2 年中国手机浏览器市场研究报告》,海豚浏览器在去年 12 月在智能机用户中的比例仅为 3.1%。

3. 欧朋浏览器

平台 or 入口?盘点手机浏览器背后的产品运营逻辑

欧朋的个性化路线确有回报,去年欧朋浏览器的占有率稳居第三,但是有被百度和 360 赶上的趋势。不同于欧朋的娘家——挪威老牌浏览器厂商 Opera 的简洁风格,欧朋集成了一些特色功能,如网址导航、新鲜事、微博、看小说、够实惠等。但总体来说,欧朋似乎无心在做平台或是入口上花太大功夫,而是更注重产品的体验改善和功能改进。欧朋在国内面临的境况也与海豚相似——前期用户积累不足,后有巨头追赶——从产品本身入手也许并非不是一条好路子。

二、巨头派——开发和推广能力俱强,以手机浏览器为工具抢占移动互联网入口

1. 手机 QQ 浏览器

如果把最新版的 UC、海豚和手机 QQ 浏览器放在一起,其实真的很难说出三者到底有什么大的差别。不过,从各家的版本迭代来看,身为巨头的腾讯动作丝毫不慢,早在 2012 年 7 月就发布了具备鲜明 HTML5 特征的 v3.4 版本,在浏览器初始界面中加入了 Web App。前沿的技术加上基于庞大用户基数的转化能力,手机 QQ 浏览器在去年成为市场份额仅次于 UC 的第三方浏览器。手机腾讯网、QQ 空间、腾讯微博等腾讯自家的 Web App 被理所当然地放到浏览器首屏的中心位置,凸显着腾讯进一步拓展移动市场的决心。

2. 百度手机浏览器

平台 or 入口?盘点手机浏览器背后的产品运营逻辑

百度因为出手较晚,在诸巨头里是进军移动互联网最为迫切的一家。不同于上述三款,百度手机浏览器深度植入百度自家的产品,在首屏添加新闻、贴吧、知道、图片和应用五个按钮,同时在中上方将近一半屏幕的范围内做了一个热搜标签云的效果;浏览器右屏则是“聚合阅读”的资讯整合页面。这些的确是搜索引擎出身的百度理应具备的特色。如今百度还不得不为在别家浏览器内置百度搜索入口而支付费用,加上搜索市场的激烈竞争已经从桌面延伸到了移动端,百度手机浏览器承载着比其他巨头派产品更大的压力。

3. 360手机浏览器

平台 or 入口?盘点手机浏览器背后的产品运营逻辑

完全不同于别家恨不得 HTML5 立刻能生出银子的心情,360 手机浏览器上丝毫不见 Web App 的影子,而更像是 360 桌面浏览器在移动端的延伸。初始界面很简洁,只有左右两屏,入眼的都是站点链接按钮和文字(很想吐槽下百度的按钮被放在这么醒目的位置)。看来 360 并不看好短期内用户对 HTML5 和 Web App 会产生多大的兴趣,延续做导航以及流量入口的做法依然是行之有效的。

三、原生派——专注提升用户体验,停留在工具层面,对 Web App 兴趣不大

其实原生派说穿了也就是 iOS 和 Android 分别内置的 Safari 和 Chrome 浏览器。虽然并没有花哨的功能和诸多的入口,两者在使用体验上丝毫不差。Safari 和 Chrome 对 Web App 的暧昧态度其实很容易理解,两者东家的壮大正是要仰仗以 App Store 和 Play Store 为温床的 Native App,而 Web App 的兴起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 Native App 的发展。日后让某一款第三方浏览器成为用户常用 App 的市场,这是苹果和 Google 并不愿意看到的。因而原生派的两大干将仍只是停留在工具层面,并未有涉足平台或入口的举措。

结语

技术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却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HTML5 和 Web App 在当下更多地存在于概念层面,实际的用户体验和盈利模式距离相对成熟 Native App 还有不小的差距。在没有重大技术突破的前提下,手机浏览器市场的竞争更多表现在推广能力、用户培养等方面。独立做平台,巨头做入口,原生做工具——这三种产品运营理念无分对错,2013年手机浏览器市场的变化依然值得我们关注。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