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HTC从辉煌沦落到如今的境遇?

2012-07-02 10:26:22来源:Tech2IPO作者:

2010年4月的时候,加入Android阵营的HTC受各种利好消息刺激,股价一跃升至1300台币以上,公司市值超越诺基亚,而其最巅峰时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18.2%的份额,2011年的营收超过4650亿新台币。不仅与三星成为Andro

2010年4月的时候,加入Android阵营的HTC受各种利好消息刺激,股价一跃升至1300台币以上,公司市值超越诺基亚,而其最巅峰时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18.2%的份额,2011年的营收超过4650亿新台币。不仅与三星成为Android阵营的双璧,更有和苹果,三星鼎足而立的趋势。

然而,从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HTC就已经开始逐渐走上衰退之路,而到今年第一季度,其颓势更甚,季度运营只有670亿新台币左右,比上季大幅下滑三成,而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同样不断下滑,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较最高峰已经大跌10个百分点以上,而一年前还是美国智能手机市场霸主的HTC如今的份额却已经萎缩到只有6%的窘境,排在三星、LG、苹果和摩托罗拉之后,其市值也缩水六成以上。

为何只是短短一年的时间里,HTC就迅速从辉煌巅峰滑落而沦落到如今的境遇?对消费者来说,HTC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后头丑”,还是低配高价,又或是凌乱的产品型号?

是什么让HTC从辉煌沦落到如今的境遇?

如果说诺基亚如今的困境是由自己和微软联手造成的话,那么HTC的迷失则更多地在于从一开始就选择一条畸形的成长和发展模式。成长于台湾的HTC最早选择主攻欧美市场,但是,它在硬件制造领域却没有任何话语权,而台湾的整个工业生产供应链也不足以支持HTC的国际化战略,这就使得其面临严峻的成本压力。

但苹果可以利用自己的品牌优势和巨额订单量在和代工厂商的合作过程中占据主动,从而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显著的效果,并且这一优势不止体现在生产流程中,在物流、宣传、贩售所有环节中,苹果都享有极大的控制权。结果就是一台3G版本的32G iPad2,硬件成本仅287.15美元,而售价却高达729美元,而将开发、授权方面的成本,其毛利率高达60%。

而三星的优势则在于依托于三星集团深厚完整而成熟的生产供应链,是垂直整合最为完整的手机生产厂商,从处理器到屏幕都可以自己生产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所以,苹果和三星会占据整个智能手机市场99%以上的利润,其营运利润率分别达到46%和23%,而HTC的这一数据只有8%!

HTC在成本上几乎任何竞争力,那么它又凭什么来吸引消费者呢?答案很简单,同时也是初期大多数Android平台厂商常用的手法:机海战术。

通过手机款型的堆积来实现销量的增长进而提高占有率来达到占领市场的目的,听起来好熟悉的模式?

诺基亚在它最受欢迎的时候就是这么做的,然后很快就死了。

但诺基亚至少还有N系手机充场面,那么HTC有什么呢?仔细回顾,大多数消费者或许知道iPhone和三星的Galaxy,但有几人会说出一款HTC的明星机型呢?迟至今年,它才终于推出自己真正意义上的旗舰机HTC One X,可这时的市场上不仅有苹果和三星这样的巨无霸,同时多了摩托罗拉、索尼等强势竞争者。

虽然迟了这么久,HTC正努力摆脱以往机海战术树立起来的形象,可它现在却面临着空前的困境,作为后来者的One X如何在几乎被苹果、三星等厂商瓜分的欧美高端市场中突围出去,从而占据一席之地,而另一方面,在放弃国内千元以下智能机的广阔市场之后,它如何开辟新的战场来应对本土手机厂商的围追堵截。

从辉煌到暗淡,HTC只用了两年不到的时间,但要从低谷重新回到高峰,它将要花多少时间呢?一个可以借鉴的道理是下山容易上山难,对HTC而来,它的未来重回巅峰之路将会格外艰难。

关键词:HTC手机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