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的四大形态大对比

2012-07-01 10:28:55来源:36氪作者: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大商家也纷纷瞄准了移动支付。移动支付实际覆盖了一系列的产品和机制,整个价值链也牵涉到包括移动运营商,服务提供商,设备生产商,各大商家,终端用户等多方的利益。目前的移动支付包括哪些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大商家也纷纷瞄准了移动支付。移动支付实际覆盖了一系列的产品和机制,整个价值链也牵涉到包括移动运营商,服务提供商,设备生产商,各大商家,终端用户等多方的利益。目前的移动支付包括哪些形态,不同的支付形态又有哪些优劣?关于这些问题,Business Insider的一个专门的研究小组发布了一个报告,我们整理如下。

首先,我们将移动支付定义为:利用各种面向移动设备的特定技术,允许用户直接通过移动设备购买商品或服务,或实现货币交换的体系。目前移动支付主要存在四大形态:

  • 运营商计费
  • NFC(近场通讯)支付
  • 刷卡支付(比如Square提供的读卡器)
  • 应用支付

移动支付的四大形态大对比

运营商计费

运营商计费式的支付模式,是指整个支付过程由运营商包办。这种模式的移动支付工作原理如下:

用户授权一次支付行为(通常是通过短信)。

为用户提供服务的移动运营商会帮助用户处理整个支付过程,并抽取一部分利润。
支付费用会直接被包含在手机账单中。

举个例子,当一个慈善机构,或者某个电视广告商让你用短信回复特定内容到某个号码时,就是一种运营商计费式的移动支付。

优点

这种支付方法的一大优点是,它对消费者来说非常方便。他们只需发条短信授权,就可以完成交易。

这种支付方法的另外一个优点是,这种支付方法的媒介门槛很低。对于那些没有银行卡或者信用卡账号的用户来说,他们也可以享受这个服务。这种支付方式除了在发展中国家适用外,在发达国家同样也有人群,比如通常没有银行卡或者信用卡的青少年。

缺点

但是,运营商计费也有两个缺点:

运营商通常都会抽取利润的大头,有的时候比例高达15%到50%。这种现象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在iPhone时代到来之前,完全是运营商控制了与终端用户的关系,所以他们可以嚣张地定价。由于运营商控制了整个价值链,而且收取的提成通常很高,导致这种支付方式的适用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不过,除了这个原因以外,还有一个原因:

运营商计费还要看各大公司跟运营商之间的业务谈得怎么样。目前,没有特别好的API,可以让一家公司轻松通过运营商计费来完成与客户之间的交易。对一家公司来说,要想达到足够大的受众并提供这类支付方式,就意味着他们需要跟运营商一家一家地谈他们的合作计划,而这里面的成本不低。

Zong

不过也有些公司绕过这种方式,找到了自己的解决方法,其中最值得一提就是移动支付提供商Zong。他们的方法是,直接跟全球范围内的多家运营商达成合作。这样,很多网站就可以绕过运营商,直接通过Zong的服务实现运营商计费式的支付。Zong的操作如下:当用户需要完成一项支付时只需两步。一,找到并点击屏幕中的Zong按钮,在弹出的支付对话框中输入手机号码。二,用户的手机会收到一个PIN码,用户只需输入这个识别码,就可完成支付。可以说,Zong成功将自己打造成了“运营商计费领域的PayPal”,而他们在去年也以2亿4千万美元的价格被Paypal收购。

目前,Zong的支付方案主要支持各种在线社交游戏,并通过各种小型的虚拟商品交易收取提成。很多社交游戏的玩家都是那些没有信用卡的青少年,所以他们只能选择通过手机话费完成支付。目前,移动运营商还是会拿走利润的很大一部分。但是,根据业内人士透露,由于运营商计费式的支付方式十分方便,流程也更加简单,所以它比信用卡支付的转化率要高,有的时候甚至都能抵消更高的交易费带来的损失。所以说,运营商计费非常适用于小型的冲动型消费。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操作流程的简化都可能带来更高的交易量和转化率。

预测

最后,我们预测,运营商计费在未来的很长时间内还会拥有不小的市场,并会成为移动支付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不可能有爆炸性增长或成为移动支付的未来。随着其他移动支付方案的成熟和掌权,这种支付方式很有可能会在随后淡出市场。

近场通讯(NFC,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技术是通过RFID演化过来的一种近场通讯技术,而移动支付则是NFC的一个最主要的功能。NFC移动支付可以让人们完全抛离POS机,通过手机或NFC设备近距离完成支付过程。目前公交卡、门禁卡等都早已使用了这种技术。

移动支付的四大形态大对比

优势

由于NFC在各方面都要比其他支付手段更有优势,所以它一直以来都是手机支付领域的一大亮点。

对于NFC对移动支付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点:

NFC能够将人们的手机变成一个钱包,至少这听起来非常酷。

NFC支付是日本最主要的支付手段,而日本在移动互联网方面已经走得很远了,所以NFC技术可能也会快会在全球普及开来。

现在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在尝试和NFC有一些联系。信用卡公司在讨论它、电信运营商在讨论它、OEM厂商也在讨论它,并且他们已经开始将NFC芯片植入到手机中去了。Google有Google Wallet支持NFC,微软WP8中的Tap + Send也原生支持NFC,就连苹果的Passbook都有可能支持NFC技术。

问题

但是,NFC支付的发展也不是没有问题。第一个问题可以归结为“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NFC的普及需要有大量的硬件设备为前提,而那些手机厂商和金融机构要部署大量硬件设备的前提又是有一个足够大的市场。

当然,由于现在的主流手机厂商已经开始逐渐推出支持NFC的手机了,所以NFC普及完全是一个时间问题。现在就看当前的手机品牌商能否在NFC春天到来前Hold住。

就拿Google Wallet来说,Google向让自己的Android手机可以通过NFC进行移动支付,但Google Wallet只支持MasterCard卡或Google预付卡。Visa有自己的支付系统,所以不愿和Google合作,而且电信运营商和金融机构想在这块大蛋糕中分出可观的一块,Google也很难搞定。还有一个问题是,Google Wallet软件本身只能在很少的一部分手机上使用。

换句话说,NFC移动支付的普及是一个互相博弈的过程,每一方都想趁此机会划分一块自己的领地。

然后,NFC移动支付在使用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小问题,比如使用谁家的NFC支付标准、支付安全性如何保证、手机丢失怎么办、小额支付如何设定等问题。虽然这些都是小问题,但对于那些还没有养成移动支付习惯的用户来说,一些很小的细节都有可能导致用户放弃一种产品或服务。

预测

所以,NFC能否进入大规模普及阶段,以及会不会在春天来临之前夭折,都要看各方厂商的博弈过程,以及能否抵得住未来其他移动支付手段的大规模冲击。假如下一代iPhone最终支持NFC,如果苹果真心想开发自己的支付系统的话,对于拥有4亿信用卡账户的公司来说这根本不是难事。

刷卡支付(比如Square提供的读卡器)

刷卡支付这个类目下的先驱非Square 莫数,它的用户(消费者或商家)利用Square提供的移动读卡器,配合智能手机使用,可以在任何3G或WiFi网络状态下,通过应用程序匹配刷卡消费,它使得消费者、商家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付款和收款,并保存相应的消费信息,大大降低了刷卡消费支付的技术门槛和硬件需求。

移动支付的四大形态大对比

在它以后, Intuit, PayPal 和Verifone 等公司也纷纷跟进,推出了类似的产品,这也表明Square 的idea 的确是有一定市场的。这些竞争对手通过它们既有的与大量小公司的良好关系与Square 争夺市场。尤其是Verifone,在应对pos交易上面可以说是装备齐全,有一套完善的软件工具和服务。

尽管如此,跟这些大公司相比,Square的发展速度可以说是非常惊人。Square最近刚刚公布,它每年处理的交易数额已经超过了60亿美元。要知道,这家公司成立才不到3年,而且,它的客户还局限于一些小型的商户和公司,而且完全是在美国境内独资经营。拿这些数据,我们再来对比一下Verifone 这个有着30年历史的老牌公司:它的客户既包括了大型的零售商,也包括小型商户,但即便如此,这家公司今年在移动支付方面的交易数额也就是100亿美元。

在我们看来,Square 还会继续保持这个良好的发展态势,因为它已经找到了正确的进入市场策略。最关键的有两点:

1. Square 顺承了现有的顾客行为和支付网络:信用卡。消费者无需养成像使用手机应用这样的新习惯,他们和往常一样刷卡即可完成支付。因而从一开始,消费者对Square 就有很高的接受度,这点对NFC支付和应用支付来说可是很难做到的。此外,Square 新近推出的利用消费者的名字完成支付的手段——”Pay with Square”,一旦被市场证明可行,就会比现金或者信用卡还要方便。

2. Square 专注于解决商家的需求。从推出第一款刷卡器开始,Square 就同时帮助商家配套了POS系统和收银机,最近还推出了一个积分奖励计划,与现有的POS系统绑定。它的这一做法让它走在了模仿者的前面。从战略上讲,商家也因此更有使用和继续使用的积极性,Square 也从而可以进一步拓展它的支付网络。Square 对商家越有用,就会有越多的商家使用它。

预测

从业务传播的角度来说,Square 的仗也打得不错:一开始借助已有的信用卡网络,现在又通过为商家提供增值服务,进一步转向了价值链的上游,以进一步加大他们对Square 整个平台的依赖性。

久而久之,Square 势必会逐渐弱化对信用卡的依赖甚至完全放弃信用卡,并推出自己的支付网络。这样做既可以提高自己的赢利能力(它再也不用支付昂贵的信用卡费用了),也可以保证对交易的控制权。而这反过来又会加快Square 将整个支付转变成一种依赖软件、而非硬件的体验,并进一步转向价值链的上游,同时为商家和用户提供增值服务。

总而言之,我们认为Square在这个领域很有可能会挑大梁。目前这家公司的发展完全没有放慢的迹象,风投给的钱也很多(据说马上又有一轮新融资),它目前的战略部署也相当合理。

应用支付(App)

在智能手机上使用App应用支付的idea是伴随着以iPhone为代表的现代手机而出现,得益于iPhone开启的App使用习惯,将其运用于支付就显得非常自然。其工作机制非常简单,通过扫描二维码(Barcode)的形式来对商品完成支付(如上图的星巴克Android App支付流程)。尽管这看起来不比常用的现金或者信用卡支付明显方便,但是与手机的结合,使得整个购物流程更加的移动化、智能化,而不仅仅是支付形式的便利。

移动支付的四大形态大对比

一些创业公司已经在试图使用该技术来建立自己的支付网络,但是更多的则是被类似星巴克这样的有具体业务的公司使用。其基本原理显而易见:对于个体公司来说,App应用支付不仅能提升客户对其优惠卡的使用,也为其拓宽了促销的市场渠道。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通过手机的应用进行支付不仅是件非常自然的事情,同时还能从中获得优惠折扣,何乐而不为呢!

移动支付的四大形态大对比

在苹果将Passbook这个应用引入iOS并将优惠券和二维码进行整合后,可以预见到这样的支付行为将变得越来越普遍。在《借助Passbook,苹果能重写移动支付格局吗?》一文中,我们就苹果通过Passbook介入移动支付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深度分析,认为Passbook具有打造一个全新移动支付平台的能力。通过这个开放平台,它不会对现有移动支付公司产生威胁,相反能共同促进这个市场的发展。同样,微软也宣布了自己类似苹果Passbook的产品 Wallet,这款产品将整合进最新的Windows Phone 8平台。当巨头们都加入这个市场时,激烈的竞争将加速其走向成熟与完善。

现在,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快速崛起,移动应用App也呈现出爆发式发展。仅苹果的iOS平台,App的数量就已经超过了65万。通过App,人们不仅能实现各种日常生活娱乐需求,更借助于App的力量使我们的生活、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在这种行为习惯下,App应用支付很有可能成为未来主要的支付形态之一。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