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IT就业,如何打破供求壁垒

2011-07-01 15:53:34来源:作者:

  “我的学校与建筑有关,可我学的是通信工程专业,这会让人很费解,找工作时人家会质疑你,问‘你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能学到什么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想跨专业找工作就更难了,多次面试都被&lsqu

  “我的学校与建筑有关,可我学的是通信工程专业,这会让人很费解,找工作时人家会质疑你,问‘你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能学到什么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想跨专业找工作就更难了,多次面试都被‘打’回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赵瑞去年4月做毕业设计期间就开始找工作了,参加的招聘会、面试的企业不计其数,由于所在学校与专业的原因,十次有九次进不了下一轮面试。赵瑞记得,他所在的专业虽然男生比女生好找工作,但还是有很多男生为了尽快就业转投了市场营销等行业。

  与蔡欣桐相比,2010年毕业于西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白刚,兴趣则始终未变。

  “到IT企业后,不是说本专业的学生就会好过。”白刚告诉笔者,为了使自己尽早就业,白刚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训进入西安硕达科技软件事业部,从事软件开发工作。“赶上金融风暴的时候,软件专业的毕业生找工作更加艰难。”白刚告诉笔者,他的求职经历不比赵瑞少,但也是“一片惨淡”,所以最终还是参加了“技能实训”项目。

  “对我个人来说,优势就是专业对口,虽然经验少,但毕竟面对具体案例时还知道该从哪入手。劣势是实战经验不足。”白刚表示,大学期间书本上的东西太多,实际应用太少。“我参加的IT实训项目是6个月,大学是4年。这些教育过程都是必要而且必须的,实训作为大学4年常规教育的补充,更体现出实训的必要性。”白刚的话道出了许多受益于it实训的大学生的心声,实训与大学的思维方式是两种“极差”,“好比大学在教学生一把铁锨是如何制做的,而转换培训则是在教学生这把铁锨怎么使用。”

  据媒体报道,在今年两会召开期间,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讨论的焦点,各路代表纷纷献言,为大学生就业难支招。大学生就业难,可能会想到是学校不好,专业冷门。可是如今名牌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就业也难,IT就业可难倒了政协委员。对于这一问题,来自企业方面的代表称,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兴起的“实训+定制”模式或可借鉴。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实力雄厚的IT培训机构纷纷开始探索IT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以西安本土的新展信息为主要代表,该机构通过与知名企业的良好合作,将人才定制培养的培养模式带入陕西,使“以职业导向”为主旨的教育理念在IT培训行业深入人心,与此同时,西安新展信息结合IT产业发展的趋势、IT企业的用人需求,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技能、经验无一不缺的实用型人才培养计划。

  据了解,为响应国家商务部“千百十工程”,为中国的服务外包产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为使求职者和企业之间实现无缝对接,实现多方共赢,新展依托合作企业的技术支持,历时10个月,斥资200万,对国内百余家软件企业进行技术调研,并根据国内高校理工科专业教学特点,及学生学习特点,研发出一整套实用性强、上手快的软件工程师定制培训课程,学习过程中使用企业化管理,期间参与多个企业真实项目研发,达到50000余行代码量积累,使学生高效掌握企业实用技能。新展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均建立有IT人力服务办事处,现已和各地共计200余家软件企业建立人才定制合作关系。

  作为本土同行业中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之一,西安新展在与企业长期合作中,已开始逐步达成更深层次的定制合作,根据企业年度用人计划,对学生进行定向技术培养, “一方面,学生可以规避就业风险。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以致用,基础知识、项目能力和职业素质更为符合特定企业的实际需求,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即能实现零距离就业。”新展信息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另一方面,人才定制为企业降低培训成本。通过订单培养,用人单位量身订做的人才提前完成了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化,实现了新员工零距离上岗,降低了培训成本。同时,在专业课教学和项目实习期间,企业的广泛介入和参与又提前完成了对员工的考察、评价,节约了人力资源管理费用。通过校企合作,对于用人单位培育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素质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一直是西安新展的人才培养特色。据西安新展教学部门负责人介绍,目前,公司根据各专业的不同特点,面向就业市场需求,开设企业定制班,为企业量身定制人才。

  目前,已为多个IT企业进行合作。而部分专业的“定制班”也使很多学生实现了高质量的就业:学生在校时就走进企业工作,成为企业的准员工,毕业后不仅直接就业,还可能因为在企业工作期间表现出色而获得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

关键词:大学生IT就业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