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滩博客巨头门户频出手

2010-08-28 10:47:45来源:西部e网作者:

    这个10月,当我们还没从十一的休息中完全醒来时,大洋彼岸的美国互联网业内就已发生了数宗针对Web 2.0新来者的收购案,密度之大、频率之高,一时间吸引了大量关注。其中,尤以传统的网络传媒大佬AOL对Weblogs Inc.的收购最引人注目。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收购案绝不是某几家企业的单独行为,互联网巨头们正挑起一场壮大自身、同化以至瓦解Web 2.0新来者的自卫反击战。

  ■AOL对Weblogs Inc.大洋彼岸的抢购悬念

  Weblogs Inc.是谁?

  Weblogs Inc.是美国一家在blog领域商业运营非常成功的公司,被评为2005年最值得关注的网络公司之一。旗下拥有近百个非常专业的blog,如 Engadget和Autoblog等,内容涉及互联网、消费电子产品、生活健康、商业等诸多领域,很受网民喜爱。

  而买家AOL,作为传统的网络传媒大佬,近年也是在互联网应用方面频频出手。对ICQ、Netscape、Winamp等我们耳熟能详的应用的收购,无疑已让它成为互联网业顶级玩家之一。

  但与此同时,AOL却也被称为“杀手级收购者”,被业内疑为导致ICQ、Netscape、Winamp在被收购后先后偃旗息鼓的罪魁祸首。甚至有人担心,AOL对Weblogs Inc.的这场收购也许只是为了消灭一个潜在竞争对手的简单商业策略,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如果再加上之前的Yahoo收购Flickr图片社区,新闻集团收购全球领先的“生活方式门户网站”MySpace,巨头们对Web2.0新蛋糕的瓜分之势已经显露无遗。知名网络评论家洪波为这一波收购狂潮撰写的评论,甚至以“被抢购的Web 2.0公司”为题。

  而AOL在10月6日,宣布将斥资2.5亿美元将几家博客网站纳入旗下时表示,本轮收购博客和泛Web2.0网站的交易意在扩大AOL公司在博客社区中的影响力,同时也是为了挖掘潜在的广告客户。

  ■门户们的高调入围

  相对大洋彼岸的大张旗鼓收购的热闹,国内的大佬们走的是高调推出新业务路线。

  9月,网易创始人丁磊在“西湖论剑”上表示,三大门户可以随时复制出Web2.0摸索出的那点东西,除非新企业具有“特异功能”,否则“Web2.0那些新企业想超越我们极难”。这个观点不仅得到了门户大鳄们的认同,也成为对Web2.0持怀疑态度者的论据之一,并被多方引述。且不管这句话本身的结论正确与否,至少在如今看来,门户们确实已经如他们所说的,复制了“Web2.0那点东西”。

  丁磊话音刚落,9月12日,新浪就闪电推出了blog2.0,并表示筹备以及公测已为时不短。种种迹象都表明,该举动蓄谋已久———以致之前为新浪网总编辑陈彤所一再重申的不屑blog的言论,如“个人创造,我强调一点,阐述观点而不是描述事实的文本形式的博客,比垃圾邮件强不了多少”,被一众同行视为烟幕弹。

  而张朝阳放言“中国互联网还没变天”的底气,据业内人士的分析,也不仅仅来自三大门户是中国互联网的“剩者为王”,以及所谓“在挫折过程中探索出的真正的商业模式”。已有的商业模式再好,终究受到没有特色的困扰;网站再大再全,对用户而言缺少黏性。对搜狐来说,要往特色、黏性、人气这些2.0时代的关键词上靠,就寄望于“博粹”和“狐摘”了。

  当然,门户们应对挑战的智慧绝不止于高调推出非原创的新业务,在推广过程中将自己“反客为主”更是一招狠棋。由搜狐举办,其IT频道和南方人物周刊承办的首届全球中文博客大赛于9月25日开锣。值得注意的是,就在9月23日,即搜狐推出该评比的前两天,新浪已首次公布消息,并于26日正式发布了“首届中国博客大赛”。阵团中,既有Donews等战略合作网站,也集《中国企业家》、《经济观察报》、《电脑报》等平面媒体,阵容也是颇为华丽,大有“资历不够,朋友来凑”之势。

  此次的较量尚在延续,搜狐于10月12日,在京召开博客研讨会,并发布首份《全球中文博客调查报告》,到场嘉宾分量颇重。尽管新浪和搜狐作为blog后来者举办最佳中文博客评选,其资格广受质疑,但这并不妨碍它们凭借自身的影响力把最佳中文博客评选,变成一场热闹如“超女”的网络博客版PK赛。

    ■巨头、门户抢滩博客所谓者何?

  “AOL公司来自股市上的压力很大,在寻求新的突破点。而且大公司要找多个点,才能知道哪个合适,不一定都像Cisco那样,买了压箱底。”针对AOL这场收购也许只为了消灭一个潜在竞争对手的疑惑,现居美国的资深软件分析师玄伟剑指出并不能这么简单地看,“都看热一个方向一拥而上,正是互联网公司的本性,因为大家都怕落后。而且9月中eBay对Skype的收购,非常有示范作用,所以近来收购愈加频繁起来。”

  而且,收购Weblogs Inc.对AOL而言,是稳赚不赔的生意。如今的Weblogs Inc.不但正和当初的ICQ、Winamp一样如日中天,而且是少有的能够实现稳定盈利的Blog社区网络,每年的收入超过100万美元。这对于运营成本不高的Weblogs Inc.,已经着实可观了。并且,随着blog领域各种理念的逐渐成熟,We-blogs Inc.在其他一些blog相关的商业延伸活动将获得更大的盈利空间。

  玄伟剑指出,新一轮跑马圈地甚嚣尘上,说明用户、市场两方面都有迫切需求。Web2.0赋予互联网更多个性,但著名博客订阅公司Bloglines的最新报告显示,用户订阅实际上仍很集中。故此上述几家美国互联网大公司,在寻求新的投资点的时候,与其另起炉灶,不如直接掏钱将这些人气鼎盛的2.0集体纳入囊中。

  而针对国内的blog之争,国内最大的blog软件提供商Oblog的总经理程贤涛指出, “国内博客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竞争也将日趋激烈。门户网站的此番动作,一方面在于力图推出新业务在Web2.0时代继续保持对用户的吸引,另外一方面,也试图通过这些新业务扼制一些势头发展迅猛的Web2.0的企业。”

  ■延伸思考:为什么巨头门户出手方式各异?

  当一家传统网站想进入Web2.0领域时,可以采取的方式包括:与现有Web2.0站点合作,吞并有潜力的Web2.0站点,复制Web2.0站点模式并与其争夺资源,甚至实现逐步取代。我们注意到,国外的大网站进入一个新领域的典型方式是收购,而国内的网站除了猫扑收购UUME一案外,绝大部分却选择了自己推出该项业务与新来者抗衡。

  一名投资业内人士认为,“国内的blog更多是准备做门户,而国外专业性的垂直blog相对会多一些,这一点本身就决定两者发展程度不一样,国内更多会和门户网站竞争,国内门户网站本身流量就很大,收购blog的意义并不大,而且感觉在价值观上也是双方需要讨论的问题。”

  确实,记者发现,本月被收购网站之一的Upcoming.org 的创始人在宣布被Yahoo 收购的消息时,使用了“unbelievably proud”(无比自豪)来表达他的心情,而对该消息的评论多为“great news(太好了)!”“con-gratulations(祝贺)!”。而在国内,尽管投资业内一再重申的口号是:被收购并不难看!但国内网站被收购的相关报道,总在其创始人的“黯然”或者“无奈”上做文章。

  除此之外,Oblog的总经理程贤涛则认为,“现在blog在国内处于启蒙阶段,可以收购的网站不多。另外,收购会牵涉融合问题,并且从现阶段看,收购的代价要远高于自己做的代价。”而从国内blog站点的角度来看,国内的blog站点普遍对自己的期望值都很高,“准备把自己做成门户的一个架势,这种情况下你收购它,它的要价肯定会很高,而且本身也不会卖的,所以这种情况下,并购是不太会发生的,大家只能火并”。

  针对收购会减缓创新、开放和做出反应的速度的疑惑,联想投资的周逵曾在一场关于Web 2.0投资机会的研讨会上表示“被购买是更有利于互联网创业的过程”,可以想见的,收购实际上更有利于Web 2.0的整体发展。遍观国内现时的Web 2.0领域,除了博客网(Bokee)、中国博客网(Blogcn)等几大blog服务提供商和几家已经获得投资青睐的SN社区,实际上大多数Web 2.0站点都还比较弱小。

  这样推断,如果现在国内的互联网创业者们也改变方向,像国外的同行那样做相对垂直、细分的应用,然后卖给门户或者其他综合网站,不是比自己来做更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吗?面对记者的疑惑,一位投资经理坦言,“这就是创业者的心态了,如果能做大,谁会做小呢?”

关键词:博客巨头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