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繁荣”现象后面 击破软件业的五个幻象

2010-08-28 10:44:09来源:西部e网作者:

  市场大、政府采购、人才成本优势、国情、国际化这些中国软件企业做大做强的利器,在中国的IT市场受到大环境的影响而全面放缓后似乎在一夜之间都成为了幻象。但无论如何,这种种幻象的破灭也许可以提醒业内外的人士注意,在“虚假繁荣”的现象后面,中国软件业是怎样的行事逻辑

  吃不到嘴里的大市场

  人人都知道“中国的市场大”。先别说这个大市场里的每一个企业都需要信息化,百分之一的比例就是一个惊人的数量。从一个软件的单机版应用到企业内部网络的建设,再到内外部上下游产业链之间的连接,从最普通的财务软件到复杂的系统集成,从CRM、MRP到炙手可热的ERP,几乎人人都能看到这里的机会,一时间,大大小小的管理软件公司、软件实施企业、第三方咨询机构如春笋般涌现了出来,搭上企业信息化的快车。

  但如果翻开SAP、甲骨文等软件巨头的客户名单,再翻开中国软件公司的名单,其中的差距赫然在目。那些国际软件公司的客户都是大型企业,甚至以中移动、中石油、中石化等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为主要目标客户,在华的跨国公司也多是选择了他们的产品,而国产软件却难以挤进大型企业客户的视线。即便是国产软件业的领军企业,也很难使它们的产品在性能上真正满足大型客户的需求。一位信息主管评价道:“国产软件的开发经常采取打补丁的方法,在原来的一个功能的基础上进行扩展,而国外却是按企业流程完全为客户进行订做。比较之下,国外企业的优势十分明显。为什么选择国产软件?大多只是因为其价格便宜。”

  而核心技术的缺乏却又使得国产软件难以在高端的市场上有所作为,如操作系统、数据库,能够提供数据库的仅有甲骨文、Sybase等数量有限的几家,操作系统领域就更是微软一家独大。而这些高端产品恰恰才是软件业中最为重要、利润也最丰厚的领域,那些被称为硬件集成商或是独立软件开发商得到的也只是一杯啤酒上面的泡沫,啤酒都流到了那些提供开发平台的跨国公镜亩亲永锪恕?

  与此同时,国产软件寄予厚望的中小企业市场也并不是设想中的那样理想。尽管目前中国的中小企业数量达到了320万,占到了企业总数的99%,而事实上,看似巨大的中小企业市场其实并不大。与庞大数量相对应的是大多数企业的规模过小、投入有限、应用多变,而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的门槛相对较低,众多国产软件的进入看似是国产软件业的蓬勃发展,但同样也导致了同质化下的激烈竞争。

  信息化的收益如何衡量,而花了钱却看不到现实的收益是国内企业常常会有的疑虑。在这样的意识驱动下,中国企业信息化仍然倾向于购买硬件设备,而软件只能作为硬件产品的搭售,几乎赚不到钱。与此相对应的是,国外的软件巨头们服务的价值却远高于硬件设备。2004年中国软件产业最大规模的前100家企业的排名中,位居前两位的华为和中兴都是以设备为基础,硬软结合。在现实面前,国产软件不得不承认,只有硬软结合才能更好地生存,做纯软件或许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在令人振奋的信息化大市场的激励下,一些大型企业的内部衍生出了一类新的软件公司—在企业IT部门基础上建立,主要服务于自己集团的业务,并积极向外拓展试图形成完整于行业业务的“另类”软件公司,如宝钢旗下的宝信、双汇软件等,这些软件公司也成为了中国软件业发展的一支力量,使本已很有限的市场空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政府“救济”不能做大企业

  现在看来,中国软件企业的最大机会似乎就是政府采购。在中国软件应用市场结构中,政府采购的增长速度最快,已经成为中国软件产品年采购量最大的一个行业,政府采购、电子政务似乎给国产软件带来了无限增长潜力。而下面的一组数据也给了人们更强的信心:2002年政府行业的软件采购额为44亿元,2003年已经达到了54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2%;2002年政府软件采购比例占整个软件市场的12 .8%,2003年这个数字则是13.6%;而国外政府采购一般会占到全国软件市场的30%,政府采购的潜力十分惊人。2003年初《政府采购法》出台,政策优惠使国产软件企业们欢呼雀跃。几年来在政策的倾斜下,国产软件在政府采购中几次大获全胜。易观咨询也明确地提出,电子政务市场中,厂商推动需求的力量远小于政府需求拉动的力量。

  然而,这样的政府采购真的能够促使软件业回暖吗?各地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使得政府采购更偏向于本地软件企业。“上海政府扶持上海的企业,北京政府可能就扶持北京的企业,到最后没有一家软件公司能够长大,”业内人士尖锐地指出。而散兵游勇式的作战方式也使国产软件企业们饱尝了同质化竞争之苦。

  此外,采购之后却仍然无法有效地应用使得政府采购对国产软件的促进作用大打折扣。在获得采购的软件上,常常出现国产软件与其他的软件无法兼容、使用性能极不稳定这样的问题,无奈之下,政府部门只好把这些软件重新卸下。事实上,拿单仍然只是最初步的胜利,决胜的关键是能不能在实际的办公应用中成功击败国外软件,获取更有利的地位。但技术能力的欠缺决定了国产软件必然面临这样的尴尬局面。而政府采购的机制也存在着更大的问题。政府采购是把双刃剑,政策优惠能给予国产软件企业一定的生存空间,然而,一旦让国产软件企业们养成了依赖的习惯,就会丧失在公平市场中搏击的能力。政策倾斜救活了困境中的国产软件,但金山等中国软件企业在政府采购上的捷报频传背后,也掩映着这样一个令人担忧的事实:“这几年如果不是靠政府采购,国产软件可能活得相当艰难。”软件业的成长不能只靠政府支持,政府没有能力扶植所有的企业,于是只能在这家采购一部分,在那家采购一部分,还要维持采购企业之间的平均,这样的支持很难产生巨头级的企业,上不去规模就难以实现国产软件的发展。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样的扶植不但不能使国产软件长大,反而会培养出他们的惰性。”

  当人才逐渐丧失成本优势

  有人说,中关村缺什么都不缺人才,因为这里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智力最密集的地方。不少企业将公司设立于此,都是看中了这里的人才资源。一些国外的软件项目分包到了这里,也是看中了这里的人才成本优势。

  然而事实却完全是另一个样子。一家软件外企选择将部分研发放在中国,其原来的打算是:美国的人力成本是75美元/小时,中国15美元/小时,可不赚疯了?等下了水之后才发现自己面对如下的尴尬现实:美国市场上印度人的价格现在降到了25美元/小时,加拿大人的成本是35美元/小时,与之相比,中国的人力成本虽然仍有优势,但中国员工平均的工作水平低,美国员工1小时完成的工作量,中国员工需要3小时。而且中美时差太大,员工普遍要加班,成本自然升高。隐性成本还体现在,中国员工英语水平低,经常误解客户需求,甚至得罪、丢掉客户。

  人才结构与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严重脱节,使得我国的软件人才从总体上无成本优势可言。软件产业不仅需要培养软件基础研究和软件开发的人才,也需要大量应用分析设计和软件项目管理人才,以及软件市场化所需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而后面的三种人才在国内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缺口。

  针对这个缺口,媒体上经常有如此的报道:“某省/某市急缺软件人才一万,某院校紧急培训。”事实上,增设软件人才培训、软件人才认证等不仅使国内各大院校生源不断,更是为IBM、甲骨文等软件贵族在国内开辟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但是效果如何?目前中国急需的软件人才是处于人才结构的高端、能够进行软件整体开发设计的软件设计师与系统分析师,以及具有国际眼光的高级管理人才,这部分人将决定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方向和水平,也将决定中国未来在国际软件产业链的地位。

  而这样的最高级人才,按照Sun中国工程研究院院长宫力的说法,“不是从书本中来,也不是从证书中来,只能从实践中来,从软件中来。”即便有这样的人才,也往往由于在国内找不到发挥的空间而流失,中国软件企业一贯的做法就是拉单子、做项目,根本派不上用场。

  谈到软件人才成本优势,印度经常是用来比较的蓝本。印度在追求教育的心态方面表现得很执着,只要能够涉足软件这一行就把它当作终生职业,一般不会改行。这其中包括穷则思变的外因,在印度一个等级森严的国家,能够成为软件工程师,不但收入将会在年薪一万或一万五千美元,而且社会地位会一步登天。印度通过法律、税收、资金、设施等方面的倾斜,为软件人才就业和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通过实行雇员持股、提高软件人才的社会声望和社会地位等方式,使软件人才在印度本土找到强烈的归属感,从而减少印度本国人才缺乏的危机。

  相比之下,中国的软件人才在接受教育的时候,很少有把开发软件作为终生职业来对待的,这固然与中国赚钱职业多的外部环境有关。这却形成了高校普遍存在的“浮躁心态”,热衷“轰动效应”。这种浮躁心态也许应该算是整个软件产业心态浮躁的源头。

  结构的失衡还导致软件产业存在着严重的大材小用问题。许多软件企业大量使用本科生、研究生等高级软件人才从事初级程序员的工作,不仅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也削弱了我国软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国情并非永远的城墙

  或许是为了安慰自己,在寻找与外资软件企业相比自己所具备的优势之时,“了解中国国情”一直被中国软件企业普遍看作是能够赶超外资企业固有的机遇。

  于是,在国内软件企业推出软件新品时,“真正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国人做事方法”开始成为产品的一大亮点,被赫然写在广告宣传语中;而“国外ERP软件在会计报表、薪酬计算等方面都不适合中国国情”也成为了管理软件厂商对用户反复强调、要求其慎重考虑时所列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渐渐地,说多了此类话语的国内软件企业们也开始搞不清状况,昏头转向之后坚定的认为“国外软件厂商对于中国国情不够深入的了解会使各种不确定因素暗藏于系统规划的全过程,进而丧失市场机会”,而“对国情了解”似乎成了确保国内软件厂商能够竞争成功的可靠模式。

  “国情”确实给中国企业带来过机会,例如,在1998年,财务报表因为增加了现金流量表,软件也必须作相应的调整,这些都是绝对的“国情”,是不能讨价还价的。用友、金蝶于是成为了国内软件市场的宠儿,但国内会有几个用友、金蝶呢?更何况中国也曾发生过软件公司向企业推荐自己的产品时,因过分强调“国情”反而落选的故事。

  事实上,不说其所强调的各种口号往往中看不中用,经不起推敲;就说随着外资厂商进入中国时间的不断加长,中国国情对其来说又怎会永远是难以搞懂的问题。更何况在“开发商了解国情”和“成熟软件产品”两者之中,让任何用户做出选择,答案都无疑会是后者。

  此外,由于外资厂商总部通常都在国外,“市场反应慢、做事不灵活”也就常常成为其被国内软件厂商抨击的诟病之一。但是,随着国外软件厂商本地化策略的加强,产品在国内外的推出时间也早已不再差距巨大。日前,企业商务智能解决方案供应商Business Objects宣布其Businessobjects 6.5中文版本将在8月份全球同步上市,这就是一个例证。

  国际化不等于外包

  在上述神话一一破灭之后,当全球最重要的软件公司开始齐聚中国,国内软件市场出现国际竞争环境之时,“国际化”又成为了中国软件厂商们的新希望。随着“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积极‘走出去’,通过海外上市、加工装配、带资承包等方式,更多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源,鼓励运营企业和制造企业联手拓展国际市场”成为新一届政府开始着重去抓的发展战略,“国际化”一词也开始被用友、金蝶、创智、东软等一批国内软件的领军企业在各种场合频频提及,甚至一度成为他们向外界解释自己一切行为与战略动机时必用的台词。

  然而稍稍注意一下就会发现,在这些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中,都把参与外包作为了体现企业已开始国际化进程的重要标准,甚至因参与了日本、美国的一些外包工作就宣称自己已在国际化合作中逐渐壮大,踏上了一条从成长到成熟的发展道路。

  但是,走国际化道路难道仅仅就意味着简单的争夺海外订单吗?软件出口和参与外包就是企业开始国际化的全部内涵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国际化不仅仅是外包。它要求企业的员工素质、技术水平、经营模式等都能适应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而事实上,纵观整个软件界,又有哪几个国内厂商能真正经得起这几个指标的考验与衡量?据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专家李明树透露,2003年世界前五位软件厂商和中国前五位软件厂商的生产总值,有着好比一个巨人和一个襁褓婴儿的巨大差异。而外包只是一种获得市场的方法和手段,当然,也能帮助企业快速的了解并按照国际市场的要求运作。

  其实,就像杯中的水满了自然会溢出来一样,中国的软件厂商完全没有必要整天把国际化的口号挂在嘴边。当你的企业真的拥有了可以和国际厂商同台竞争的实力,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溢出效益”自会把你带到国际化的路途当中。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