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MP3制造工厂,揭开鲜为人知的秘密

2010-08-28 10:44:42来源:西部e网作者:

  编者按:进入2004年,数码产品的利润吸引着IT供应链的每个环节。值得一提的是,很多IT厂商、经销商选择MP3进入数码领域,MP3的背后到底有一个什么样的谜底……

  投资不同规模的MP3工厂到底需要什么条件?又将面临什么风险?

  市场的混乱加上MP3制造标准的缺位,服务成为抹不去的伤痛,在服务成本和利润之间,厂商如何平衡?

  相比之下,渠道对MP3的利润是否满意?是否一直甘心担任渠道角色?在角色转变过程中,又有多少酸甜苦辣在其中?

  针对这些问题,此报道分为制造篇、厂商篇、渠道篇三部分,对MP3进行全方位调查,为将进入MP3领域的厂商、渠道提供全面深入了解。

  走进MP3工厂——MP3制造大调查

  制造篇:

  催生市面众多MP3品牌的背后是一个个的MP3制造工厂,而工厂多集中于华南,尤其是广州、深圳。究竟聚积于华南的MP3工厂有多少家?MP3工厂的生产状况如何?制造MP3的成本到底是多大?……近日,本报在广、深两地进行一次大规模的MP3制造的调查。

  MP3工厂有多少家?

  MP3工厂究竟有多少家?这个问题恐怕谁也说不清一个准确的数字。记者调查了众多从事MP3制造、销售的业内人士,他们说法各异,有说至少得200多家,有说300多家,有说大大小小的工厂至少有400家。

  国内的MP3工厂多集中于广东的番禺、东莞,深圳的宝安、南山区等地。本报记者近日奔赴广深两地,调查到的能够取证的MP3工厂有100来家。这些专业的从事MP3制造的工厂参差不齐,从几个人、几十人,到几百人甚至数千人不等。大工厂如富光辉(众多国内知名MP3品牌的代工厂)的工厂,光员工多达几千人。当然,大多数仍是规模很小的甚至是三房一厅式的作坊式工厂。据介绍,三房一厅甚至规模更小的作坊式工厂大量存在,其数量更是无法考究。

  记者调查到这100来家MP3工厂,此前均是从事过IT、家电等行业,对此行业有一定的了解以及对此行业的一些上游供应链较为熟悉。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的一些MP3工厂有很多是从以前的BB机生产厂“摇身转变”而来。据介绍,前几年BB机在国内十分流行之日,也是深圳的BB机工厂火爆之时,当时深圳的BB机工厂多于牛毛。随着BB机市场的衰落,这些规模本来不大的工厂便急于寻找下一站的出路,刚好此时数码产品在国外开始兴起甚至波及国内市场,于是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便把目光投向新兴的数码制造业。

  对于目前的MP3制造,很多工厂老板认为:虽然目前国内MP3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但国内的MP3普及率并不很高,市场还挺大,而且目前一些厂家由国内市场转战非洲、中东、东南亚、欧洲、印度等地区和国家已经取得不错的效益。

  一些厂家认为,对于国内的MP3厂家来说,转战国外是不错的选择。但MP3生产和销售要避免重蹈DVD恶性竞争的覆辙,而且综合了音像技术的MP4技术已经成熟,不少有实力的厂家已经开始上马MP4项目,不久将可能大量面市,如果出来的产品性能大大优于MP3且价格合理,那对已经上马MP3项目的公司将是个沉重的打击。

  此外,这些较为专业的MP3工厂多是代工厂,一个工厂往往代工几个甚至上十个的品牌,目前国内市场较为流行的品牌多是出自这些代工厂。

  目前国内主要品牌的代工厂

  富光辉富新达世纪东唐

  新方特信利京华

  吉祥星、兴芳星联维亚、通产卫星

  10万元开一个工厂?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进入MP3制造的门槛极低,五十万就可以办起一个代工的工厂,临时租一个厂房,雇几个学徒工,再从二三流的厂家那里采购一些廉价的原材料,便可以开工了。产品出来了,做工虽然粗糙了些,但从外形和款式上看,也没太大的区别。而广、深的绝大多数工厂也就如此。在调查到的100家MP3工厂之中,资金50万以下的占33.4%;资金50万~100万的占56.6%;资金100万以上的占10%(如图所示)。

  看似简单的制造流程

  外观看似小巧、简单的MP3,其构造、制作却相当复杂。制造MP3的几大流程为:购买元器件(主控芯片、FLASH芯片及电容电阻等)→SMT贴片→装配成品。这一看似简单的流程却包含了一个个较为复杂的工序:电路设计、纳米玻璃片制造、模具设计制造、电路板制造、贴片、装配等。而一般的加工厂却只承担了最后的一部分→简单的装配工作。

  MP3的主要制造流程:

  购买元器件(主控芯片、FLASH芯片及电容电阻等)→SMT贴片→装配成品

  MP3主要制造工序:

  模具设计制造→方案(电路)设计→电路板制造→购买元器件及各种辅料→SMT贴片→装配

  生产厂商基本上不需要掌握什么核心技术,说是一个工厂,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装配厂。前面所说的电路设计、纳米玻璃片制造、模具设计制造、电路板制造等工作基本交由专业的工厂或者公司负责完成。负责电路设计、纳米玻璃片制造、模具设计制造、电路板制造这些MP3必备工序的工厂都十分专业,而又各自独立。这些产品完成之后交付MP3代工厂负责装配成型,最后配上一些外围的设备,如耳机、电池等,包装成最后的成品。

  制造利润有多大?

  MP3制造的确高利润,甚至暴利。记者在采访中,一位工厂的知情老板向记者透露,仅仅春节前后,MP3在市场上销量的骤然上升让不少从事MP3制造的老板“一夜暴富”,“那段时间,来工厂门口等着要做代工的品牌排了长长的一排,有的量稍微少的,根本不接。”。 另据一位规模很小的工厂老板透露,光今年春节的一个月,他已纯赚了200多万,“像我这样还是小打小闹。”

  决定MP3制造成本的主要有:微处理器(解码芯片)、闪存芯片、耳机等几大要素。

  MP3的微处理器都是嵌入式处理器,制造工艺较为简单,处理速度在25MHz以上即可让用户拥有流畅的操作环境。目前处理器生产厂商虽然较多,如Motorola公司的龙珠处理器、ARM公司的ARM7处理器以及国内生产的一些嵌入式处理器等,但由于制造成本相对较低,提货价相差并不大。当然,有些MP3播放器的处理器主频达到了73MHz,如iRiver 380采用的就是ARM(32位)73MHz的处理器,它的成本相对较高。一般来说,目前市面上最为流行的500元左右MP3采用的微处理器主频都不会很高,所需成本较低。

  此外,一些外围设备的选择也直接影响成本,比如,耳机的价差通常较大,贵的上百元,便宜的才几元钱,高端的MP3采用的耳机一般较好,而500元左右的MP3配备的耳机一般都较差些,杂牌的更差。

  这样一来,一个市面上普通的128M MP3制造成本仅有100多元!

  工厂的隐忧

  尽管利润之高令人咋舌,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些从事MP3制造的老板却把MP3制造看作是“高风险行业”。一位国内某知名品牌的代工厂老板说,“这一行业发展变化太快,技术更新也极为迅速,谁也难以预料明天会有什么突然的变化。”

  对于MP3制造,这些老板有不少的忧虑,归纳主要在于以下三方面。

  工厂困惑之一:

  MP3芯片等核心原材料的主要生产技术都掌握在韩国、美国等几个大的生产厂商的手里,因此成本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而国内的MP3价格却是一降再降。大多数国内的MP3工厂陷入了“要质量还是要价格”的两难困境中。

  工厂困惑之二:

  对国内MP3生产厂家而言,MP3工厂技术和研发能力存在较大的缺陷。国内厂商研发能力太差,小工厂没有能力做,一些稍有规模的工厂也不愿意做。而核心技术的东西都在中国台湾和外国公司手中。

  工厂困惑之三:

  MP3缺乏统一的规范,市场太乱,而技术的发展也充满变数,尽管MP3制造仍是高利润,但是很多工厂同时把MP3制造称之为“高风险”制造业。绝大多数MP3工厂老板把MP3制造看作是一个“短期的行为”,甚至很多工厂老板抱着“捞一把就走人”的思想,因此,MP3工厂难以规模和规范。这也是目前MP3遭遇越来越多的投诉,MP3返修率居高不下的根源所在。

  工厂困惑之四:

  这一行业发展变化太快,技术更新也极为迅速,加上现存的MP3在音质、容量、压缩等方面存在不少缺陷,而且还有版权等其他“纠纷”,而据有关报道,新的优于MP3的格式将在两年内出现,会直接对MP3产生较大冲击。

  制造环节揭秘——一位MP3外围电路设计工程师的口述实录

  我在深圳一家规模不大的电子公司上班,说是电子公司,就是专门给时下的一些MP3工厂设计外围电路的。虽然我们公司的规模不算太大,但是像这样的公司在深圳却不少,多位于深圳郊区。

  我们这样公司的兴起与MP3市场的兴起息息相关。其实,祖国大陆做MP3的都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似乎也不需要太高的技术。都是中国台湾、日韩、欧美等地的厂商开发了主要芯片及方案,国内的生产MP3的工厂购买他们的芯片、方案,然后聘请相关技术人员设计一下外观,改变下外围电路,就生产了。

  实际上一般工厂上马MP3项目相当容易,并不需要太多的资金,也没有太高的技术要求。深圳周边中小规模的MP3工厂一般自己不搞研发,大都是贴牌帮人家做或者自己购买别人的芯片和方案做成一个品牌。自己做一个品牌的一般是几千块钱甚至一万多购买一个方案,甚至有的工厂连别人的方案也不买,就是“偷”,买回别人的产品让自己的技术人员“偷”技术。一般一个这样的公司上马MP3项目后的流程是这样的:

  买方案(或者自己研发或者偷别人的技术方案)→制作电路板→做样机并测试→OK则转入批量生产→电路板以及那些很小的芯片的批量生产让别的专业电子公司做(深圳周边有大量此类公司)→外观包装自己做→整机组装→OK出货。

  目前市面上的MP3采用的方案(解码芯片)主要有Sigmatel公司的STMP3410系列、STMP3520系列,TELECHIPS公司的TCC730系列,飞利浦公司的SAA7750系列,还有国内厂商炬力公司的ATJ2075等。总体来说,这几种方案各有特点,飞利浦以及TELECHIPS公司的芯片在音质方面表现较好。采用Sigmatel公司方案的产品比较普遍,产品功能也比较成熟,其中STMP3520芯片STMP3410的升级版本,音质有一定提高,功耗较小,而且通常是USB2.0接口,最新上市的一些产品通常采用这款方案。像一些廉价的MP3,往往采用炬力公司的芯片,功能上没有太大差距,但是在细节上还是逊色一些。

  现在市面上占绝大多数的500元档次的MP3多数都采用STMP3410解码芯片或炬力公司的芯片,音质相对逊色一些,但成本较低。

  就我所接触到的,所谓的MP3工厂实际上更多的自己只是做MP3性能的调试、外观工业设计和整机的组装,生产工艺并不复杂。目前从事MP3生产的有一些是以前做电脑外设鼠标、键盘、机箱的电子工厂,他们本身已经有一些外围电路设计的人才和一定的外围电路设计的经验,甚至有自己的电子元件的生产车间。随着外设生产的利润急剧下降,MP3的利润一直吸引人,这类工厂于是纷纷上马MP3项目。

  工厂揭秘——暗访MP3黑加工厂

  为了能够真正了解充斥市场的伪劣MP3加工过程,记者化装成某公司的采购员,暗访了位于深圳关外的一家地下MP3加工厂。从中了解到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内幕。

  乘机打入内部

  在深圳赛格广场三楼,记者以批量采购为由询问了数家经营MP3和USB产品的经营业者,他们对此大都非常谨慎,当记者提出要看厂的时候则百般推托。后来经过一位朋友点拨,不得不改变战略,先以购买闪存盘为借口,并拿出公司的“采购单”。这招果然奏效,当一位女业主看到每月1.5 K的采购量时,很快打消顾虑,并十分热情地向记者介绍多种闪存盘和MP3产品,其中有很多是业内所讲的“公模设计”。当记者说,价格太高并希望直接与厂商建立联系时。女业主直接引荐了一位厂方的代表“李先生”,寒暄过后,约定了“看厂”的时间。

  在闲聊过程中,李先生介绍说,“目前MP3市场非常乱,变化也很快,很多过去想做品牌的都退出去了,因为返修率太高,一般的中型的工厂是不愿意接揽陌生客户,但介于可观的利润,大部分中小加工厂从地上转入地下,而给客户看的都是有一定规模的U盘和其他电子设备加工厂。”

  次日下午,记者与李先生开车来到该公司位于深圳关外某村的加工厂,据李先生介绍,深圳大部分的中小工厂老板都是有两三处厂房,有合资也有独资,在赛格广场附近还有自己的写字间,用来承揽国内业务。

  先来到U盘的生产车间,一阵寒暄后记者提出要看MP3生产车间,只见他面露难色。在记者的再三催促下,两人穿过一条隐秘的走廊,进入到一幢居民楼里,在四楼的一套民宅里,记者终于看到了所谓的地下黑加工厂。

  如此工厂让人担忧

  入加工厂以后,记者看到带着刺鼻味道的塑料元件和烙铁等工具随处堆放,几个工人在一间约30平方米的房间里焊接PCB板和USB头,制成品就随便堆放在纸盒箱,这里的温度比U盘车间更热,几个女工没有穿着生产电子产品所必需的防尘装和头套。焊接工艺更是无法保证。

  另一个稍大一点的房间用来完成下一道工序,焊贴震晶、解码器、和主控芯片以及其他几个音频部件。据介绍,不同功能的主控芯片价格相差十几块钱,解码器和震晶也有可以挑选的替代品,价格相差几倍。

  第三个房间里记者意外地发现了两台电脑,据李先生介绍这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焊接闪存颗粒和液晶屏。这两个部件是MP3比较重要的部分,后面的电脑是用来监测最后的产品质量的。李先生说,内存颗粒是MP3里最贵的部件,目前被韩国的现代和三星把持着,去年MP3和U盘缺货严重,就是因为三星大量屯货而现代当时还没有进入市场。现在两家的竞争导致价格下降得非常厉害,目前现代的要比三星的便宜5元~6元。

  没想到市面上销售的众多MP3产品居然就是用普通的电脑检测出来的。而这两位检测员的检测手段就是把MP3插到USB接口上读一下存储值是否足够。听李先生介绍,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MP3都要和标出的数目有差别,主要原因是MP3在闪存颗粒上还要写入一些软件。那些市场上不足兆的MP3,就是在这里写入了特别程序,让消费者在购买128M时看不出问题,但实际上闪存颗粒仅有64M,看来伪劣地硬件产品还是有一批高超的软件人员支持的。

  而坐在门口的一个女工则是这个加工厂的最后一道工序——包装。将前面的生产出来的半成品放在手里,摆好按钮和金属插空的位置,两个塑料外壳放在一起用力一按,一款MP3就做好了。这里既没有耐老化的测试,也没有严格的产品质量把关,最后的成品MP3被随意地放在买来的包装盒里。

  在询问中李先生告诉记者,能显示实力的和需要工厂投入的就是到磨具厂开一两套自己的模具以及做出和模具配套的PCB板。这样外观和别人不太一样,会比较好卖,但是相应的成本也比较高。MP3上每个部件都是他们从电子市场买回来的,包括USB连接线和产品说明书,还有决定MP3具体功能的主控芯片,而且一般这些部件从表面上看都算不上粗糙,可见这个行业的分工专业化程度已经非常高了。

  劣质产品的根源

  走出加工厂后,记者问李先生的工厂为什么不用贴片机来做,他回答说:“一般我们自己只接10K以下的活,超过10K就跟不上进度了,我们会转包给其他的工厂用贴片机来做。”

  事实上,在一些正规化生产的大型工厂里,工人手工制作的产品必须有非常严格检验手续。为了赶进度,这些工厂会不断地把工作堆到工人面前,在产品品控不严的工厂,偷工减料、制作粗糙的产品在所难免,但期望每天仅有12元收入,没有任何带薪休息日的女工,对产品的制造精益求精是不可能的。

  当记者质疑采用买来的元器件质量时,李先生则说,现在深圳大部分的MP3厂都是买的赛格的原料,要求质量高一点的就用稍贵一点的中国台湾料,要求价格低的就买本地料和浙江料。我们的工厂质量应该算是比较好的了。因为老板也和香港人做生意,所以一些原料采购比较有优势,而且我们主要是做U盘和遥控器的,比那些纯粹的地下MP3家工厂有保证。

  记者粗略算了一笔账,以目前市场闪存芯片均价计,一台质量过硬的128兆MP3的成本是:闪存芯片90元左右,主控芯片30元~40元,其他十几个元件加外包装组装等费用约70元~80元,一台MP3的最低成本至少在200元以上,还要加上10%人工和设备成本,还要加上售后服务的保留,以及自己的赢利,以目前市场上300元左右的售价来看,可操作空间并不算多。然而,据业内人士透露,如果采用劣质的原材料所花的成本则与前者相差几十元甚至上百元。

  成本揭秘

  由于MP3市场进入门槛极低,吸引了不少商家的眼球。一位谙熟内情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相比其他电子产品,MP3的制造工艺非常简单,且原料数目很少。举个例子,一块常见的显卡需要300个左右的元器件,一块主板需要800个左右,而MP3仅需要不足100个甚至几十个。这些要求不高而且市面常见的元器件在深圳的赛格市场,一上午就能配齐,制造MP3的焊点也比板卡产品少很多。如果买来工模,只要三五个略懂技术的工人和一间40平方米的房子就可以制造。每天产量不少于200个。”

  决定MP3制造成本的主要有:微处理器(解码芯片)、闪存芯片、耳机等几大要素。

  拿一个128MB MP3为例,一枚128MB芯片10.5美元,解码芯片6美元~9美元,另外电路板、纳米玻璃片、耳机等其他装配材料共约100元,总共记人民币250元~300元左右。而现在市面上,有的128MB MP3售价高达1000元以上。MP3主要构成部分及成本比例为:Flash(目前128MB为10.5美元),占35%;主控芯片(解码芯片),6美元~9美元,占20%~30%;其他部分,含电路板、外壳、LCD、耳机、包装、收音模组等,这部分根据情况,在60元~110元人民币之间(如有的无收音功能,则不需要收音模组)约占成本的15%~30%。

  影响MP3成本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在于产品的PCB板、主控和开模的费用。

  PCB板类似于电脑的主机板,事实上是决定MP3设计生产的关键,大厂商都采用自己设计和生产的产品,而小品牌则更多是从深圳赛格市场里购买。

  主控芯片是MP3的中枢控制部件,决定了MP3的多项使用功能。大的MP3厂最能在这里体现自身优势,实现产品的特色,而仿冒杂牌产品则都是购买来的通用产品,功能简单,价格便宜。

  开模是大厂商的专有名词,为一个系列的MP3开一次模具费用高达数万元甚至十几万元。所以杂牌的MP3不可能采用和别人不同的设计,因为磨具改变以后其他所有东西都不可能使用市面上原有的通用元件。假冒的成本比优质产品还高。”

  除此以外,伪劣产品还会在晶振、解码器、USB连接头等部件上使用伪劣产品。优质的原料价格和劣质的原料价格相差十几倍。上面那位技术人员称:“同样是MP3外壳上使用的“板对板”为了使两片外壳能够严丝合缝地贴在一起,经过高温和低温的变化不至于开裂,对原料提供商的工艺要求非常严格,甚至在几毫米镀银层的工艺质量要求都是很苛刻的。MP3上的一个小按钮,如果购买质量最好的日本TTK的产品价格要在7毛钱左右,而中国浙江作坊里生产的才需要3分钱,中国台湾的产品价格在两者之间。”

  在制造领域,产品的不良率的计算,是用多个部件的不良率相加而得的。如果采购的20种元件不良率都是5%,那也就意味着这个产品生产出来以后的不良率是二十个5%相加结果是——100%。深圳的赛格电子市场是南北各地的电子元器件批发零售的集散地。深圳数以千计的小工厂的原料采购都源于这里,但是对他们生产出来的产品却没人能够有效管理。而MP3市场纯粹以价格为导向的现状直接造成了这里供应材料的变化。现在如果你想制造一个自有品牌的MP3非常简单,先到赛格市场购买MP3的工板原料——某些集成化程度比较高的只需要你自己粘贴闪存颗粒和外包装,然后找一间小作坊雇3~5个工人,一天100~200个的产量不成问题。

  为了让将要进入MP3制造的厂商、渠道全面深入了解,特此做了三种规模MP3工厂投资报告,仅供参考。

  MP3,渠道商的“鸡肋”?

  如果在国内各大城市的IT卖场中逛一圈,相信很多人会惊讶于MP3零售柜台在短期内的迅速遍地开花。以济南为例,即使保守地估计,目前济南山大路上至少有40%以上的柜台在做MP3,在有的卖场中摆有MP3的柜台甚至超过了七成,市场上常见到的MP3品牌也有三四十种之多。那么,在如此多的渠道商蜂拥而上的情况下,他们是如何选择上游厂商的?MP3的利润状况还能令人满意吗?做MP3未来的出路在哪里?本报驻济南、上海、沈阳、昆明、西安的记者,对五大城市的14家MP3渠道商进行了联合采访调查。

  渠道首选:品牌与服务

  济南艾华资讯是以AMD处理器分销和装机业务为主的一家公司,今年开始涉足数码产品销售,代理深圳任游数码的优盘和MP3产品,同时承担深圳任游济南办事处的功能,发展渠道代理商并承接OEM订单。

  在全国各地,像艾华资讯一样在近一两年内进入MP3销售领域的渠道商还非常多。由于市场上MP3的品牌数量众多,这就为下游渠道经销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渠道商在选择上游厂商时,57.2%的商家把“品牌”因素放在了第一位优先考虑,21.5%的商家把“售后服务”放在了第一位;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竟然只有一个商家将“返点和利润”一项放在第一位考虑。另外,还有半数商家将“售后服务”排在了优先考虑的第二位上,由此可见下游商家在选择上游合作伙伴时对品牌和服务的重视。

  “上海人喜欢国际品牌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了,品牌知名度对销售的拉动非常重要。”上海景铭科技市场部曹霞对于渠道商把品牌放在第一位考虑,作出了这样的解释。沈阳嘉信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雪峰也表示:“品牌拉力非常重要,很多客户来了首先就是看牌子,不知名的品牌有的时候根本留不住客户,尤其是沈阳人。其次就是要看其给渠道的政策也就是利润如何,谁都愿意做利润高的产品这很正常。对一些杂牌子虽然利润比较高,但我们坚决不做,就是怕出问题。”

  对于品牌与服务的重要性,济南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经销商则以一个具体的事例做出了解释:“前不久有一位消费者从我们这里购买的‘XX乐’MP3电池盖坏了,送修后公司发到了深圳厂家维修,结果一个多月了至今还没有返回来,顾客反复催,我们公司也没办法,而消费者却会把不满全部发泄到公司头上。”他进一步解释说:虽然市场上MP3品牌的数量较多,但真正能形成较稳定销量的还是一线的六七个品牌,品牌直接关系到销量;另外,因为MP3大多是在南方城市代工,一旦出现问题后基本无法实现本地维修,如果服务不能令消费者满意,有损公司声誉不说,还可能影响到公司的其他业务。

  目前MP3市场的现状,决定了渠道商在选择产品时,往往会将“品牌”、“售后服务”、“渠道管理”、“返点和利润”作为依次考虑的因素。

  厂商掌控下的渠道利润

  “在西安,MP3厂商对渠道的掌控力度很强,一般经销同一款产品的公司所拿到的价格都差不多、而且还要压量。为了出货,渠道有时亏本也卖,而厂商却是永远获利的。”谈到做MP3的利润,西安傲都资讯的数码产品负责人表现出了一丝的无奈。

  关于MP3渠道的利润状况,济南新海天的门经理给出了这样一笔账:“市场上高端的MP3价格一般在1000元以上,低端的在300元左右;而主流的MP3价位一般在450元左右,128M容量的MP3最受欢迎。如果一个商家守法经营的话,一款MP3的利润一般在20至60元。与价格数千元而利润只有几十或者上百元的PC相比,MP3的利润还算过得去。”

  不过,上海景铭科技的曹霞同时算了这样一笔账:“像系统集成、PC等项目和产品,往往是可以通过维修服务产生一定的后续利润的,而MP3的利润全部产生在厂商返点和批零差价方面,服务维修一般是要贴钱做的,从这个角度考虑,MP3的利润只能算是一般。”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只有14%的商家对MP3的利润率表示满意,对利润不满意的却多达29%,由此可见MP3的利润也并非像外界所说的那样理想。今后随着贴牌产品和商家的不断增加,预计MP3的渠道销售利润还有进一步下滑的可能。

  从调查结果发现,对MP3目前的利润状况表示满意的,通常是那些有自有产品,或者是处在渠道销售链较上端的商家,比如济南新天佑、济南艾华资讯(深圳任游济南办);而对利润状况不满意的则是那些处在渠道链较底层的商家。当然,市场上也有个别商家做一些边缘小品牌牟取暴利,他们往往打着国际名牌的幌子欺骗消费者。记者在济南科技市场就曾遇到这样一位消费者,他花480元买了一款所谓的韩国名牌MP3,包装粗劣、上面全是英文字母、牌子以前也没听说过,而类似的产品许多国内知名厂商已经报出了399元甚至更低的价格。国外品牌有时成了部分商家牟利的招牌,所幸这只是MP3市场上的个别现象。

  MP3的多元化渠道

  “就目前云南的MP3市场来说,终端渠道类型主要有电脑城、品牌专卖店、家电超市、其他零售商等。他们之间的比例我没有具体测算过,但是MP3专柜据我了解比较多。如果把终端渠道类型看成100的话,他们之间的比例大约是 51%、13%、23%、13%。MP3专柜的数量远远高过其他,因为MP3是新兴产品,大家都在推。”昆明瑞信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鸿对MP3销售渠道的多元化进行了分析。

  沈阳嘉信数码的李雪峰经理也认为:“目前还是传统IT渠道占的比率最大,因为MP3从最开始就是在IT渠道流通起来的,其数码产品的特点也导致多数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习惯性地选择三好街。而家电卖场、3C卖场、甚至如家乐福超市虽然也都有销售,但由于销售人员的专业性、品牌种类齐全程度、人们的消费习惯等因素还没有成为主流渠道”。

  不过,MP3在大众卖场中销售量的增长却不容忽视。记者发现,仅在济南的三联家电卖场,就有二十余款MP3在销售。调查显示,有36%的商家看好MP3的IT专业渠道,28%的商家看好传统卖场,36%的商家选择了“说不准”。IT专业渠道在专业性、品牌种类、价格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而大众卖场在形象、服务等方面略胜一筹。在这场MP3零售终端争夺战中,谁都还没有必胜的把握,但渠道多元化必定会是大势所趋。

  尴尬的IT渠道突围OEM

  “目前在市面上见到的MP3品牌非常多,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状态,利润状况又一般,我们只是把MP3作为一个补充业务。”昆明格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立峰的一番话,也许能够代表多数渠道商对MP3市场的态度。现在MP3品牌之间的竞争、商家之间的打拼,在MP3的销量还没有真正放量的情况下,使得商家只能把MP3的销售作为锦上添花的事情,还无法成为一个IT公司主要的业务支撑。

  面对热闹的MP3市场,为什么不少渠道商家从中品尝出了“鸡肋”的“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味道?说它“弃之可惜”,是因为MP3是一种大众类消费产品,未来增长潜力惊人,即使是家中没有电脑的用户,也阻挡不住他们购买MP3的强烈欲望。据济南新天佑公司的有关人员介绍,自今年3月份之后,公司主营的优百特MP3月销量稳定在四五百台,最高曾窜升到了一千台。而说它“食之无味”,首先由于MP3技术门槛较低、同质化现象严重,再加上一些小品牌搅和市场,MP3的利润并非十分令人满意,而利润较高的高端产品其销量又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其次,MP3价格一般只有几百元,对公司流水额贡献也不大;第三,由于MP3属于时尚消费类产品,这类产品在大众卖场中的销售对专业IT渠道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面对MP3市场的现状,有眼光有实力的商家选择了做OEM自有品牌,一方面能进一步提高产品利润,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当地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像山东雷音,就在今年5月份推出了“Lein”牌MP3。据了解,目前只要有100台的量就会有厂家做OEM单,而且OEM产品的利润率要数倍于单纯的MP3销售。不过,也并非所有商家都有这方面的实力和胆量。调查发现,57%的商家明确表示不打算做贴牌MP3,只有14%的渠道商对贴牌有兴趣,有做贴牌的打算。昆明瑞信数码的陈鸿总经理认为:“我们曾经考虑过做贴牌,但是没有付诸实施,因为考虑到售后服务实施起来比较困难。毋庸置疑,贴牌可以做到利润最大化。如果贴牌,首先要有充足的资金,其次要有能够合理消化产品的渠道,至于工厂场地并不重要,‘二室一厅’的手工作坊就可以做了。”调查发现,品牌推广和渠道建设将成为MP3渠道商做贴牌的巨大障碍。

  一方面是趋之若鹜般地做起了MP3销售,另一方面则是并不积极的市场推广措施,这基本上就是区域渠道经销商对MP3市场的态度。

关键词: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