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红]DC、DV该选谁

2010-08-28 10:44:42来源:西部e网作者:

  每到国庆长假,总是数码相机(简称DC)与数码摄像机(简称DV)的销售旺季。记者调查了各地的数码市场,发现商家们已经开始积极组织货源。一位数码产品专卖店的商家告诉记者,由于很多人准备趁国庆长假出游,因此国庆前期成了数码产品销售的黄金季节,其中,DC和DV是最受欢迎的产品。当记者又问,目前购买DC的人和购买DV的人哪类更多呢?商家笑着说,如果你去年这个时候问我这个问题,肯定是买DC的多,但今年低端DV和中端DC的价格已经很接近了,说不清楚到底哪个多。

  随着DV价格的不断下降,目前,3000多元的主流家用DV很多都具有了静态照片拍摄功能,如售价3900元的松下GS15,附带SD卡插槽,拍摄的静态照片将存在SD卡中。类似的带静态照片拍摄功能的低价机型还有索尼HC30E、佳能630i等。但我们也看到,目前就连一两千元的低端消费级DC也普遍具有了动态短片拍摄功能。

  这给不少预算有限的消费者带来了一个难题,究竟该购买DC还是DV呢?根据最新的市场行情以及个人需求,我们将为还在犹豫中的消费者出谋划策,指点一二。

  动态与静态的诠释

  对于数码影像生活而言,动态与静态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体验。根据人眼的特点,静态的画面需要有极高的清晰度才能满足视觉的要求,而动态画面的关键在于明亮度以及色彩表现。遵循这两种不同的需求,DC与DV在发展之初就有一定的区别,从而一度形成“术业有专攻”的局面。原本DV的价格高高在上,率先降价的DC赢得了巨大的市场。但是当两者的低端产品开始普及之后,消费者选择的天平开始摇摆。

  从记录动态影像的效果来看,DV的优势无疑是相当明显的,毕竟动态的画面包含更多的信息。然而也正如很多消费者所认为的那样,DC的艺术表现力更为强烈,这是以实时记录为主的DV所无法企及的。而DV的使用更为随意,用户可以走到哪儿拍到哪儿,而DC显然得经历一个严格的取景与对焦过程。不过在后期处理方面,DC还是远远优于DV。由于数据量巨大,DV的后期处理是很多入门者所难以掌握的,而数码照片冲印已经渗透到每一个城市。

  从个人意愿来看,DC与DV最好是兼备,这样才是真正的数码组合生活。然而对于购买预算有限的消费者,有针对性的选择将是必要的。

  编辑观点:纵然DC与DV的功能逐渐融合,但是这并不代表市场上有真正的“二合一”产品。

  静态拍摄现状:低端DV的软肋

  镜头、感光器、图像处理器、存储介质,在这些方面,DC与DV都存在共性。但是真正重要的是,DV所采用的CCD感光器与DC所采用的CCD感光器存在很大的差别(如图)。前者为长方形,面积相对较小;而后者为正方形,面积相对较大。由于低端DV一般采用隔行扫描方式,拍出的照片垂直分辨率不如DC。另外,虽然低端DV普遍具有10倍以上的光学变焦,但镜头往往还不如低端DC,如低端DV镜头直径普遍小于DC,镜头的直径、光圈变化范围也不如DC,镜头成像的畸变系数也大于DC。

  百万像素的DV已经算是中档DV,大多数4000元以下的低端DV只有80万总像素,静态像素在40万左右,用来拍摄640×480分辨率的照片,我们的电脑显示器已经能够清晰地显示,因为满足此分辨率所需要的像素仅仅为30万。因此,80万像素CCD的成像清晰度足以满足在电脑显示器上显示的需求,但是面对数码冲印却力不从心。如果DV用户仅仅需要临时性地记录一下静态画面,那么还可以勉强接受,但是如果奢望能够兼顾数码冲印与视频拍摄,那简直是万元级的高端DV都无法实现的。目前高端DV的静态像素普遍为200万,但是由于CCD感光器面积较小,而且呈长方形,因此整体画质表现尚不如2000元以下的低端DC。

  编辑观点:如果你对照片的要求较高,那么即使是万元级的DV所拍的静态照片也是无法满足你的要求的。

  动态拍摄效果:低端DC也不错

  与DV很早就融入静态拍摄功能形成鲜明对比,DC直到近几年才开始将动态短片拍摄功能真正作为一项附加功能。随着处理芯片以及存储卡速度的跟进,以往在这方面表现不尽如人意的DC有了长足的进步。

  从技术角度来看,DC的像素并非是阻碍动态拍摄效果的关键,芯片处理速度能否跟上640×480@30fps(VCD画质)的要求才是技术关键。以往即便是高端DC也只能实现640×480@15fps,此时流畅度根本无法接受。而随着各大DC厂商纷纷采用了高性能的主芯片,这一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而且配套的高速存储卡与缓存技术也相继出炉。

关键词:DCDV